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共享经济平台用工为主体的新就业形态大规模增加,海安市多举并措、同向发力,积极探索各类有效途径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是普法宣传提升“新”意识。创新“点单式”法律讲座进企业,你点我讲,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讲座。开展“以法护新 与新同行”专项活动,组织新业态劳动者法律知识竞赛,发放普法宣传手册5000余份,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二是法律监督展现“新”担当。凝聚人社、司法、工会三方力量,开展劳动法律监督“四季行”活动。深入21家新业态企业(行业),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机制,完善企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南通安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会获评全省优秀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企业工会。
三是法律援助维护“新”权益。市总工会联合市司法局成立海安市首家新业态职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搭建新业态群体维权新平台,积极探索法治赋能新业态。组建一支护“蜂”律师团,一支特邀调解团,两支“安心圆”公益法律服务队,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提供便利。
四是集体协商注入“新”动能。签订全省首家网约车企业集体协商合同,新业态集体协商工作多次在全省经验交流。全市集体协商“秋季集中要约”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工作推进会在海安召开。2篇新业态集体协商案例入选集体协商优秀案例。
(海安市法宣办 海安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