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通过整合法治资源,将法治元素融入城乡小区治理,不断激发基层自治活力,进一步提升小区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力资源整合,绘就法治阵地“新画卷”。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积极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法治书屋、尊法亭等法治宣传阵地,融入宪法、民法典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特色鲜明、美观实用,先后打造长江镇二百亩社区法治文化园、城南街道宋家桥社区法治文化广场、沿龙游河法治生态景观带等,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小区内部增设法治教育宣传栏,及时更新普法内容,营造“园、廊、亭、墙、栏、堂、角”无处不在的学法氛围,实现小区“随处有法”、居民“随处学法”,掀起群众学法用法新热潮。建立小区“法润民生”微信群,在群内定期推送法律法规、普法活动信息、法治案例,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聚力法律服务,注入法治建设“强动能”。充分发挥小区法律顾问、党员志愿服务队、小区网格员力量,利用服务队和网格员对小区的人熟地熟优势,以点带面打通小区依法治理“神经末梢”。常态化开展“送法入户”活动,社区将法治课堂搬进小区,有针对性开展青少年思政、妇女权益保障、老年人反电诈等专题教育讲座。定期组织法律服务团常态化进小区“坐堂问诊”,围绕小区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进行答疑释惑,引导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法律问题。结合法治积分学法活动,在小区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法治演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公共服务,运用“小积分”推动“大治理”,推动小区治理快速转入法治轨道。
聚力问题导向,打造民生服务“推进器”。关注小区“微声”“微事”,积极回应民生关切。用好“援法议事”活动机制,通过网格服务精准收集群众“急难愁盼”,梳理问题清单,对小区物业费收缴、停车位管理、楼道卫生管理、垃圾分类等事项开展“援法议事”活动,实现“群众事群众议”。成立小区矛盾纠纷协商议事小组,由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牵头,联合调解员、小区民警、村(社区)“两委”人员协调化解各类纠纷案件,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矛盾绝不上交”,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小区治理法治化氛围。以“通通在”党员到社区报到为契机,制作所在小区法律服务清单,涵盖生活服务需求、法律知识、公共社会服务号码信息。
如皋市司法局 刘海波 刘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