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聚焦企业需求,着力在助企、惠企、安企上精准发力,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一是精准助企,在规范执法上凝聚共识。进一步完善“企业+行政部门+指导中心”模式,建立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理顺涉企合规治理案件的办理流程,推动各行政机关累计开展涉企行政合规指导1229次,涉及企业958家。加大营商环境巡察问题整改,持续推进全县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监督行动,聚焦涉企高频执法领域,区分不同监管场景,梳理多部门跨领域执法监管事项,推进综合集成监管,最大限度减少涉企重复检查。全面规范行政裁量权行使,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新举措。履行复议监督职能,推动行政机关加强自我纠错力度,同步落实提醒、通报、考核制度,倒逼行政执法水平提升。
二是精准惠企,在优化服务上持续发力。发挥“产业链+法律服务”加乘效应,梳理各类企业法律服务需求,研发“产业链+法律服务”模块产品,开展“伴随式”公共法律服务。建立企业公共法律服务驿站,结合企业员工实际需求选定主题,对企业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宣传活动,同时提供法律咨询和代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等法律服务。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法律服务联盟”示范点,联合县发改委、工商联等部门共同走进全县数字经济企业,共同助企发展。发挥复议护企作用,在园区增设行政复议涉企服务联系点,对涉企案件实行应调尽调,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
三是精准安企,在风险防控上力求实效。重点围绕征地拆迁、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化解、民间融资、劳动关系等高风险领域,梳理违法风险点,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预判、预防,对发现的违法倾向进行提醒和纠正,提高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和水平。走访金红叶纸业(南通)有限公司、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等园区重点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因劳动报酬、奖惩、休息、职业伤害等问题引发的劳动纠纷,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办公室,为园区化解了一批重大欠薪事件,全力保障港口建设发展,撑起劳动工人“安薪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