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司法局围绕当前知识产权法治保护新要求,多部门联合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法律服务新体系,为加快推进创新强市注入法治动力。
一是创新联动机制,构建“大保护”格局。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动机制,联合检察院、法院、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融入专利代理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力量,立足沟通协调、诉源治理等工作职能,推动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整体合力。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实行知识产权纠纷行政优先化解,有效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有针对性开展专项行动,梳理辖区老字号品牌,分别对3家“中华老字号”、5家“江苏老字号”、6家“南通老字号”等品牌制定专项保护措施,坚决打击假冒商标、“傍名牌”等行为,助力老字号品牌安心发展。
二是立足诉源治理,串联“早解决”链条。充分发挥行政程序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坚持“链条式、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理念,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的调解小组,对接民商事、知识产权领域专业优势突出的律师,及早介入产权纠纷,对案件标的额不高、侵权事实清楚的知识产权案件积极开展诉前调解,使得涉案纠纷得以快速化解。今年第一季度,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化解了一批涉KTV著作权侵权纠纷,通过类案指引、信息沟通协调等方式,调解成功率达到80%。目前全市共有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6家、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员43人,利用专业优势解决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纠纷的预防和化解。今年以来,共参与化解知识产权纠纷38件。
三是坚持未病预防,放大“抓前端”效能。推动公证入驻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充分发挥公证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先期预防、监督保障、证明服务、沟通媒介等作用,在产业园区安装远程公证自助服务终端,提供涉企知识产权自助公证等业务,构建起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注重提升“法治体检”服务效能,持续开展“法护营商 律动皋城”护企惠民专项行动,持续拓展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等服务载体,进一步对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及法律风险进行梳理、归纳,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提出合理建议,引导企业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范知识产权诉讼风险,增强保护品牌的知识产权意识。
四是做优普法宣传,织密“点线面”网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纳入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氛围营造。指导普法责任制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能开展法律进企业等活动,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开展经常性的以案释法活动,组织企业、行业管理单位开展旁听庭审活动;立足“知识产权活动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深入走访企业、村(社区),通过设置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制发知识产权宣传手册、展示案件实物证据、现场解答等形式加强宣传。今年以来,全市开展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等各类普法宣传、讲座等活动30余场。
如皋市司法局 郝钱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