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倾力打造“青年普法志愿者”服务品牌,常态化开展与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不同主题普法行动,为积极推动基层法治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年力量。
第一招锻造主力军,构筑坚实队伍保障。立足基层实际,选准青年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干警等法律工作人员重点培养,通过“政法融学堂”“崇文讲习社”等学习互助组织,提升青年干警“提笔能写、上台能讲、遇事能办”的实践能力。挖掘法律明白人、专兼职调解员、网格员中的青年后备军作为优质梯队精准培育,及时选拔更替,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普法队伍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为民情怀,引导他们发挥优势、投身实践,为基层法治建设构筑坚实的队伍保障。今年来,“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从原来的57人发展到169人,服务项目逐步发展为法律宣传、维稳调解、关爱特殊群体、爱心帮扶等4大类服务“菜单”,累计开展普法志愿服务2.5万人次。
第二招打造主阵地,深入开展“法律六进”。不断拓展普法边界,将乡村、校园、企业等作为“青年普法志愿者”发挥作用的前沿阵地。青年“法治副校长”走进校园,精选普法内容、拓展普法形式,录制“法治精品课”,切实提高广大师生法治观念。在2024年海安市大运河自行车系列赛上,雅周镇积极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在比赛现场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各类“花式”普法+反诈宣传为自行车赛加油助威添光加彩。市检察院“海睿法学社”开展“精准普法月月行”,定期为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送去“法治课”,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营合同、劳动保障等情况,倾听企业诉求,提出解决建议,真正实现检察护航企业零距离。
第三招营造主旋律,紧抓各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普法,“青年普法志愿者”围绕与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法治宣传。深化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N家小微企业“三结对”工作,发动“法律明白人”队伍中的青年群体深入企业,点对点、面对面地解答法律咨询,宣传惠企政策,解决法律难题,成为市场主体最信任的法治“身边人”和“贴心人”。积极推进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组织开展“法律大宣讲 汇聚青力量”主题活动,在全市法律实务工作者中遴选培育一批青年法治名嘴录制微宣讲视频,形成系列“云宣讲”法治课程,开辟“青言法语”专栏,精准满足国家工作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青少年、村(居)民等不同群体多方位的法治需求。
(海安市法宣办 朱涵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