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聚焦老年人权益保障,持续强化法律服务职能,在构建服务网络、扩大法治宣传、提升援助质效等方面协同发力,全力构筑助老护老“屏障”。
一是构建服务网络,提供“暖心式”便老服务。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在县镇两级公共服务中心设立涉老法律咨询服务窗口,并在服务场所提供轮椅、老花镜、急救药箱、助听器等适老、助老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温情、周到的服务。优化各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点职能,放宽老年人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涉老法律援助范围,积极拓宽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渠道。对涉老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电话服务,有效解决老年人接受、寻求法律服务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今年以来,共计接待涉老法律咨询217人次,办理涉老维权案件85件,帮助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二是扩大法治宣传,提供“联动式”护老服务。加强与民政、老干部服务中心、人社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制作老年人法律服务事项清单,组织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走访养老机构,向老年人解答权益保障常见问题。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利用网格化管理收集汇总老年群体各类需求,制定涵盖子女赡养、消费维权、电信诈骗等10类重点的“普法菜单”,提升普法精准度。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打造社区“会客厅”式的老年人法治宣教基地,让老年人在情景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中接受法治熏陶,切实提高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涉老法治宣传活动7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惠及群众8000余人。
三是提升援助质量,提供“闭环式”助老服务。积极整合司法行政系统资源,组建专业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队伍,组织开展针对老年群体特性、人际沟通、心理辅导技能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受援律师在援助的过程中更加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业务能力同步提升。安排熟悉老年人身心特点,有爱心、能共情、会方言的律师或者法律工作者负责值班接待,为老年群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聚焦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综合运用庭审旁听、案卷检查、征询司法机关意见和回访受援人等措施,并将回访反馈结果作为案卷等级评定和办案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并纳入对援助律师年度综合考核范畴,回访率100%,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回访满意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