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三紧扣”打造法治文化建设新高地
2024-08-22 15:07:00  来源:法润江苏

今年以来,海安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法治文化阵地集群、法治文化活动繁荣、法治文化实践融合,切实增强法治文化的渗透力和感染力。

紧扣创新形式,法治文化阵地精品频现。提档升级现有阵地,充分开发新兴阵地,因地制宜构建以公园广场为核心支撑、以场馆长廊为特色点缀、以村居游园为延伸网络的法治文化阵地格局。全面升级改造海安市大型法治文化广场,融入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元素和内容,贴近群众生产生活,促进法治文化理念与环境绿化有机融合,更好地满足市民对法律文化的需求。依托海安中专打造全市青少年教育服务中心,通过多媒体和先进的实景结合技术、互动游戏、物联网技术等将法律知识和硬件软件紧密结合,形成了集宣传、教育、观摩、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持续推进法治文化阵地“村村有、村村优”建设,精选全市21处法治文化阵地手绘法治地图,同步开通线下“打卡游”和线上“云导览”,让法治文化和旅游文化深度结合,共同打造法治特色文旅带。

紧扣群众需求,法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开展南通理工学院青年“学法护航”共建项目,通过法治主题共宣、法治作品共创、法治阵地共建等系列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法治宣传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注入“法治动能”。举办以“畅享法治 畅想未来”为主题的“童声里的法治”歌曲传唱比赛活动,进一步丰富少年儿童法治文化生活,提升少年儿童法治素养。深入推进“法治文艺进村居”活动,利用重大节日、各类法律法规颁布节点和传统节日、民风民俗活动等契机开展法治文艺展演、法治电影展播、法治作品展览等法治文化惠民活动,持续加大法治文化传播力。市资源规划局开展“法源惠通·知耕知地”文艺演出,邀请尚法文化剧社带来快板说唱《乡村振兴谱华章》、小品《保饭碗》、情景剧《保护耕地不动摇》等一系列法治类节目,让法治文化活动更接地气聚人气。

紧扣地方特色,法治文化作品精心出彩。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开展“法润海安 非遗相伴”法治主题非遗文化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从突出主题、创意构思、法治宣传效果、艺术表现力等方面对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选优,进一步充实市级法治文化精品库。水乡道情唱作人在唱词中融入法治故事,在婉转悠扬的曲调和优美动人的唱腔中,充分展现“板桥遗韵”,厚植法治信仰;葫芦烙画非遗传承人在葫芦上绘制与法相关的字样、典故、图画、人物等等,将无形之法化为有形;剪纸、版画创作者于构图中增添法治元素,在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主题突出的纸面上实现人文与法治的交织。紧跟新时代节奏,联动举办“法润江海”融媒体作品大赛,在全市范围内征集创作典型事迹片、法治微视频、微动漫、文艺片、网络短视频、新媒体类等各类融媒体作品共27件,不断丰富法治文化作品形式。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