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少年法学苑是崇川区开展青少年“德法教育、立德树人”的创新载体。经过10年的创新发展,法学苑建设全面推开,已形成街道有总苑,学校、社区(村)有中心苑,居民点和群众居住地有法学苑辅导点的四级法学苑网络。近年来,崇川区结合纪念改革开放 40周年、庆祝建觉 100 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活动,每年突出一个主题,深化“以法育人,争做时代新人” 德法同行,积极打造崇德少年法学苑创新模式新亮点。
学校法治教育课堂完成〝规定动作”。各学校法学苑分苑每月第一周星期三下午3点至3点半作为统一的法治课教育时间,依据《崇川区崇德少年法学苑法治教育读本》讲课,实施教材、课时、教学时间和师资的有机统一。在师资安排上,主要由班主任、思政和心理健康老师授课,同时积板发挥兼职法治副校长等人员的职业优势作用。郭里园小学、天生港小学精心布置校园法治教育环境,运用情景教育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钟秀街道冯吉仁,天生港镇街道顾克勤,利用中午午休等时间到学校上课,提高了小学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社会法治实践课堂突出 “自选动作”。法治教育不能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育,更重要的是积板引导和助推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各社区(村)法学苑主动打造的法治养成为主的社会实践课堂,以校外教育辅导站为依托,开展多形式法治实践活动,把法治教育从理论向实践延伸,实现知行合一,学做统一。崇川经济开发区、天生港镇街道和城东街道法学苑利用建立的“法治教育警示馆”和“安全教育体验馆”每年组织辖区学校的中小学生分期分批进馆参观、体验,让孩子们在沉浸式活动中受到教育并获取正确的价值。文峰街道法学苑还联合法院、检察院开展一次模拟法庭、两节法治课堂、三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123” 学法层面活动,融知识性、教育性、警示性于一体,这些直观、形象的学法活动,在中小学生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家庭法治教育为父母的“必选动作”。家庭是少年儿童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崇德少年法学苑通过举办“智慧父母研修班”“家长学校”授课等举措,让父母系统学习教育关心孩子真正从“知道”到“做到”,明白父母情绪稳定,思维模式的改变,对孩子的欣赏和理解,都是家庭教育的关键。这些做法既教育引导孩子,涵养纯正家风,建设和谐家庭,也感染带动好家长,做表率,做示范,共同为青少年营造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成长环境。
崇川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