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立足基层街道和社区的各类文化活动阵地,融合网络法治元素,持续为网络普法加码升级,有效延伸网络普法触角,不断提高网络法治宣传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增强群众的网络法治获得感。
一是注重寓法于景,提高普法工作的服务力。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网络普法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网络普法应用场景培育同频共振,线下打造网络普法分享汇、网信普法联盟、网络普法“书法笔会”流动驿站、崇川普法“e起行”爱心大篷车、普法基地citywalk地图等载体,让网络普法可感可触,有效提高网络法治宣传的服务功能。
二是注重寓教于乐,提高普法作品的感染力。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植根崇川地域特色文化,将枯燥的互联网法律法规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乡土俚语,精心创作和打磨出音乐剧《“网”事不能妄》、诗朗诵《集聚指尖的力量》、小品《陷阱》和MG动画《保护个人信息,我们有法可依》等一批寓教于乐、发人深思的网络普法作品,深受群众喜爱。网络普法作品走进启秀小学普法课堂
三是注重拓展载体,提高普法平台的传播力。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今日头条等新媒体,上线文字、长图、海报、动漫、H5、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作品宣传互联网法律法规,使网络普法可读可赏。截至目前,各类新媒体作品点击量突破100万,真正实现网络法治由指尖入心间,加速网络法治文化“微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