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一位法律明白人的“跨界之路”:把 “法理人情” 画进法治乡村的烟火里
2025-10-22 10:23:00  来源:法润江苏

在启东市东海镇建民村的村民中,提起法律明白人施羽,熟悉她的人最初想到的是她画纸上那些充满烟火气的画面,或是乡村田埂的晨雾,或是邻里闲话的温情……作为启东市东海镇建民村的法律明白人,从一名漫画爱好者,到成为熟悉基层方方面面法治带头人,施羽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属于她的“跨界之路”。

一是跟着“老校长”学真招,从“门外汉”到“解纷能手”。刚到村里工作时,在村书记的指引下,她跟着金牌调解员老校长张德尧学习调解工作。耄耋之年的张老带着施羽奔波在村民之间,了解民情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施羽用心学习,认真记录,哪怕简单的来访咨询也详细纪录,对村民的诉求,学着在法律法规中找答案。慢慢摸清了“法理+人情”

的调解门道。她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司法所线上线下的培训,还是村“两委”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法活动,她都认真做好记录,厚厚的几本笔记本留下了成长的痕迹。2024年5月村里“老校长”调解室建成后,施羽成了调解室的主理人,为村民调解各种矛盾。

二是创新载体搭桥梁,让普法从“纸上谈”到“日常见”。当施羽看到退休副校长、法律明白人蔡协娥带着新安小学的孩子们打起法治快板,她也找到了普法“新密码”。比起捧着法条照本宣科,施羽更坚定了“趣味普法”理念。很快,她就把这股“热闹劲”搬到了村里,春节前,她邀请书法爱好者写法治春联,墨香混着年味送到村民手里;劳动节,她在文化广场搭起小舞台,法律知识竞答变成“闯关游戏”,就连端午节包粽子,她也会凑到村民身边,把“邻里互助”“土地纠纷”的法律常识,揉进家长里短的闲聊中,在全村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是织密“服务网”办实事,用“暖心事”聚“百姓心”。施羽牵头建了支“法律服务小分队”,联合法律明白人、驻村民警等,把法律服务送到网格里。她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村级事务管理,通过“援法议事”推进村规民约审核、民生工程建设。施羽的美术特长更成为了乡村法治宣传的“独特桥梁”,她把“法理人情” 画进法治乡村的烟火里,创作《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系列漫画,漫画中有民法典的法言法语、有防诈反诈的提醒警示、有村规民约的广而告之,让群众在欣赏漫画中学到法律知识,提升依法办事能力。

在施羽心中,自己只是乡村法治路上的“微光”,但这支画笔传递的温度让法治之光洒满建民村的每一个角落。如今的建民村,常有这样的画面,广场舞阿姨们休息时会聊起“施羽上次说的那个养老诈骗”;放学路上,孩子们会跟家长唠叨“老师教的,不能破坏公共设施,这是违法的”,这些藏在烟火气里的变化,正是施羽用“家常味”普法,种下的法治种子,悄悄发了芽。

(启东市司法局 东海司法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