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全民法治素养提升,宿城区司法局积极探索一体化、常态化、特色化、多元化“四化”普法工作机制,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是强化部门联动,构建“一体化”普法格局。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健全“清单管理、普法提示、协调指导、评估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制定下发《宿城区区级机关2023年度法治宣传联动事项一览表》,对全年普法宣传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月初发放《普法重要工作提示单》提醒各普法责任单位积极开展每月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今年共发放提示单10份;在“法治宿城”微信公众号开设“八五”普法专栏,宣传展示全区普法成效及各单位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目前已推出6期“谁执法谁普法”图文信息。
二是用好专业力量,落实“常态化”普法模式。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普法宣传作用,确保全区1152名“法律明白人”“月月有活动”,今年“法律明白人”通过宣传讲解、以案释法、发放手册等方式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150余场;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民法典讲师团等普法团体走进村居、校园、企业开展法治宣讲活动40余次,重点宣传讲解民法典、宪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统筹村居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等资源,围绕家庭邻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电信网络诈骗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普法宣传活动130余次。
三是坚持文法相融,打造“特色化”普法品牌。拍摄“法姐有话说”系列普法短剧,“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已推出民法典篇、宪法篇等共7集,其中短剧《“面子”真香》荣获全省民法典普法短视频比赛一等奖;以獬豸为原型设计具有宿城特色的普法动漫形象“宿小司”,并制作系列法治动漫微视频2期;将苏北大鼓、苏北琴书、柳琴戏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戏种与法治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民法典让群众更加相信党》《清风送爽话法典》《全民心系民法典》《宪法颂》等多部法治文艺作品。
四是聚力创新创优,实现“多元化”普法教育。联合区法院开展“庭审释法进社区”活动,将庭审现场搬到群众身边,面对面地向群众说法讲法,切实做到审理一案、宣传一法、教育一片、影响一方的法治宣传效果;联合区融媒体中心,在“E览宿城”APP增设《法润民生 普法有我》栏目,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宣传讲解《民法典》《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知识,截至目前,该栏目已推出4期法治直播,累计20万人次观看。
(宿城区司法局 王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