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又来啦!上次搞的活动有用得很,什么时候再办一次啊?”
近日,沭阳花木大世界的经营户徐某某见到扎下司法所负责人赵丹丹时,和她唠了起来。
“所长能见度”——与花木电商经营者开展面对面交流,掌握其法律需求,提供合同起草、法治体检等法律服务,是沭阳县司法局“贴心”靠前服务花木农户和电商经营户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沭阳县司法局坚持“法治+产业+政策”理念,通过法治赋能、政策支持等手段,服务电子商务与花木特色产业,强化电商法律服务团队、法律服务驿站、电子商务行业调委会等载体建设,做实法治体检服务广度和深度,全方位助力沭阳电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创新模式让帮扶“精准高效”
最近,在沭阳花木大世界经营一家小型花木公司的老赵一直为一个合同发愁:客户购买花木后,以花木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要求退货退款,但客户所述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由于双方此前仅通过口头约定交易细节,缺乏书面证据,导致纠纷处理陷入僵局,给公司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和困扰。
今年2月,沭阳县司法局组织法律顾问开展“一对一”走访活动时收到老赵的求助,扎下镇卢巷村法律顾问张民政律师指导公司及时保全与客户交易的相关材料,为处理纠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沭阳县司法局注重对花木电商经营户开展“精准”帮扶,以经营户的需求为导向,引导优秀律师下沉“一线”,开展“一对一”帮扶。在位于扎下镇的沭阳国际花木城设立“花木行业司法服务中心”,采取“1+1+N”的结对“值班”服务,即1名法律顾问与1名法律明白人结对服务N家花木经营户,为花木从业者及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自中心成立以来,已调处矛盾纠纷36起,把关审核合同68份,开展诚信经营法律讲座11场次。
强化载体为经营主体“撑腰保驾”
“感谢你们提供这么专业的‘法治体检’,真是帮了大忙!”
近日,在沭阳经营花木贸易生意的小陈对前来回访的沭阳县电商法律服务团的队员们连声感谢。
今年5月,法律服务团成员王海峰律师上门为小陈的公司进行日常法治体检时,小陈就近期在网络平台销售链接中使用未经授权的背景音乐而被版权方起诉一事寻求帮助。服务团通过对案情的梳理以及对照相关法律规定,为其提供了合理解决方案和建议。
△电商法律服务团律师(左)向电商经营户询问法律需求
今年以来,沭阳县司法局从“软硬件”两方面不断强化服务载体建设。在“硬件”上,针对电商经营户法律知识相对匮乏的现状,在县电子商务中心、电商经营集中村,建设法律服务驿站,实行入驻值班机制,派驻顾问团队进入中心,为有需要的企业,在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合同文本审核等方面指派律师开展预约上门服务。在“软件”上,针对电商企业经营特点以及商标侵权、消费者权益保护、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法律需求,选取有专长的律师组成团队,分组为电商企业提供咨询、体检等多内容的法律服务。
优化供给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等我一下,我先把快递发了!”
这是沭阳县司法局电商法律服务团队在新河镇开展“法治体检”时常听到当地花农电商所说的一句话。
新河镇大营村法律顾问杜爱东律师主动出击,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与村委会干部及电商经营户建立联系,通过微信为小微花木电商企业提供基础法律文书模板库、定期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目前已累计惠及企业30余家。
针对花木电商个性化的法律服务需求,沭阳县司法局定期组织电商法律服务团队为花木电商企业开展经营“健康体检”,特别是对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户进行制度规范,帮助合同起草、企业规章审查,防范和规避各类经营风险,以个性化的“案对案”服务让电商经营商户们的日常经营变得更加舒心。对于电商经营者提出的复杂疑难问题,电商服务团队分析研判,面对面沟通,现场“对症开方”,着力提供“暖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