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上海公安超大城市治理的“温度密码”
2025-07-15 10:34:00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活动

“怎么啦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吵架了?”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民警李佳梁在执勤时耐心开导考试失意学生的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红”。李佳梁陪着崩溃大哭的男孩并肩坐在马路牙子上,警服与校服背影紧挨,这街头巷尾的温情,正是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治理温度的注脚。

由公安部组织开展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前不久走进上海,探寻这座城市如何在超大城市治理的宏大叙事背后,保障每一位个体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车水马龙”中的城市温度

今年以来,多条上海交警“教科书式执法”的视频在网络上热度很高。“戴好头盔是为了你们的安全,我能说服你比罚你款更重要!”4月,一段视频在网上“走红”,交警拦下未佩戴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行人,耐心释法并在处罚后为对方购买了一顶安全头盔亲手为对方戴上,最终让当事人转变态度。视频里的交警正是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管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倪嘉辉。

基层执法中倪嘉辉颇有感悟,“现场处罚是‘果’,更重要的是‘因’,要从当事人思想源头上解决问题。每一次‘教科书式执法’都是一堂看得见的现场法治课。”

在上海,《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道路上车多却很安静,时常见到“禁止鸣号”的标识。外环线以内不得鸣笛的规定自2016年始,严格执行至今。针对“车多路少”的结构性矛盾,上海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交通管理必须走科技赋能、精准治理道路,持续完善“易的PASS”系统功能,优化拥堵路口,整改事故高发点位,今年以来保持交通事故数、伤亡人数持续下降,秩序之美成为申城亮丽名片。

效率与温度并举,也发生在持续火爆的演唱会现场。今年4月,刀郎“2025”上海演唱会前,公安机关发现此次演唱会观众一半以上为中老年群体,且多数为首次来到梅赛德斯奔驰馆观看演出。为此,上海警方打造了从地铁口到验票口300米的“银发友好通道”,高密度的指示标志与志愿者,让远道而来的观演群众可以“丝滑入场”。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治安支队负责人介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创新大型活动许可“并联审批”“首次许可制”等机制,并纳入“一网通办”平台,方便主办方线上申报,全力促进文旅消费市场繁荣。去年,浦东公安已确保2777场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活动总量上升11.6%,审批时间缩短50%、安保成本降低30%。

“驿路有我”中的治理维度

“以前跑车累了只能在车里眯一会儿,现在有了这么好的休息地方,太方便了!”曾经习惯睡在车里的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感叹道。这处解决他生活难题的地方,是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聚焦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牵头打造的“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

“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位于上海G20外环线旁,平均每天为700辆网约车提供充电、餐饮、休息服务,并为200人提供固定住宿。嘉定分局真新新村派出所发挥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优势,探索综合服务站融入街区党建,从而带动各职能部门下沉包干保障和司机自管自治。

“曾有不少乘客在网上吐槽,乘坐网约车时车内空气不佳。‘驿路有我’网约车综合服务站在提高司机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改善了这个问题。”真新新村派出所社区民警吴佳俊算了一笔账,“网约车司机来服务站每个月生活成本包括:650元住宿费、150元充电费、一天40元左右饭钱,在这个地段已经远低于市场价。”

在上海嘉定区,以公安部门牵头、协同多方力量的“微网格”治理创新先行先试,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处置,把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微网格’会同交通、劳动、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驻点咨询答疑、法治宣传、安全教育。”真新新村派出所所长周炼红介绍道,一方面,对入驻平台、租车公司等企业严格筛选把关,督促企业在日常运营中维护驾驶员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网格“一事一议”,推动各职能部门开展网约车司机资格获取、入职签约等法律保障咨询,帮助网约车司机群体全面了解相关政策。有了“微网格”融合治理,不合格的租车企业被逐一清退、租车合同内“霸王条款”被清除,各类恶意克扣司机租金等警情也随之消除。

“敲门问需”中的精细刻度

“博世以前有两名员工离职后创办了一家新企业,然后开始推相似产品,疑似用到了我们的技术秘密。我们报案后,长宁公安高度重视,收集充分证据,保障企业权益。上海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这是我们愿意继续在上海扩大投资、长期投资的重要原因。”博世(中国)总裁徐大全点赞上海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

时间回到2021年底,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经侦支队民警走进博世公司“敲门问需”时,发现一条涉及知识产权犯罪线索。警方克服专业证据固定、法律法规适用等难点,成功侦破这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产权公司权益得到及时保护。这起案件催生了制度创新:2022年9月,长宁经侦支队设立全市首家“护企工作站”,探索警企联系新路径。“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将持续优化‘巡诊+讲堂’服务闭环,让法治护企的触角延伸到每一处角落。”长宁经侦支队支队长庄明华表示,未来,“蓝鲸”护企工作站将根据企业反馈动态调整服务内容,为辖区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精准、温暖的服务保障。

2024年4月,上海公安机关主动深入企业问需问计,会同市工商联在全市范围内建成并运行17家“蓝鲸”护企工作站,开通“沪企管家、护企有我”线上专窗,为企业提供一体化服务。运行一年来,累计破获涉企经济犯罪案件2400余起,为企业提供千余次法律援助,开办助企服务座谈会130余次,帮助100余家企业挽回经济损失6.9亿余元。

“多亏‘蓝鲸’护企工作站,帮我们揪出内部‘蛀虫’,挽回了1170余万元损失!”近日,松江区某科创企业负责人将一面锦旗送到松江区“蓝鲸”护企工作站。

2024年9月,松江区“蓝鲸”护企工作站民警在走访辖区企业时,收到该公司反映的合同诈骗线索。工作站第一时间流转线索展开研判,锁定了在安徽合肥和浙江宁波的犯罪嫌疑人。松江公安分局经侦支队依托“蓝鲸”护企工作站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九城区域联动机制,与安徽合肥、浙江宁波经侦部门取得联系,合力抓获方某、刘某、吴某3名犯罪嫌疑人。经查,他们伪造某大学印章签订虚假采购合同,骗取公司垫资后肆意挥霍。目前,犯罪嫌疑人方某、刘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松江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吴某因涉嫌合同诈骗罪已被移送起诉。经工作站全力工作,吴某、方某先后退还该公司1170余万元。

“为方便企业了解相关政策,民警的工作手机都贴有‘蓝鲸’护企工作站二维码,扫码后将看到政策解读、公安护企50项能力清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包和护企实例等内容。”松江公安分局经侦支队支队长蒋永欢说。

编辑:舒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