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邺区司法局党委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指导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党委构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调解工作体系,打造出“预防在先、调解在前、化解在早”的基层矛盾治理新范式。
织密立体调解网络,实现矛盾源头治理。文体社区党委创新构建“党员联户”基层治理体系,按照“1名党员+N户群众”的组织架构,选派26名政治素质过硬、群众基础扎实的党员担任楼栋长,与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代表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在建邺区司法局党委指导下,在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等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事前政策宣传-事中矛盾调处-事后效果评估”全流程工作法,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步深化“网格+调解”融合治理模式,组织网格员采取“日常全面巡查+重点专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托“30分钟快速响应、72小时闭环处置”的调处机制,实现矛盾纠纷高效化解。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路径,吸纳快递员、外卖骑手担任“流动网格员”,充分发挥其“移动探头”作用,建立“问题发现-及时反馈-快速处置-跟踪回访”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形成完整闭环管理链条,同时配套实施积分兑换等激励措施,有效激发新就业群体参与热情。
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调解专业水平。秉持“资源集成、功能复合、服务智能”建设理念,文体社区党委统筹党群服务中心、“莫愁先锋”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宁小蜂”驿站、“和合之家·睦宁里”调解室等功能阵地,开展便民、义诊、矛盾调解等服务,服务居民万余人次。建邺区司法局党委积极对接资源,帮助社区党委精心组建由“两代表一委员”“三官一律”、专职调解员及心理咨询师构成的“调解专家智库”,实行“定点坐班+预约上门”双轨服务式,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处、心理疏导等专业化服务。同步推进调解工作智能化建设,运用“人民调解小助手”将排查到的矛盾纠纷实行“疑难、重大、一般和简单”四级分类管理,系统在对复杂信息智能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域主要纠纷特点、矛盾分布特点和发展轨迹三大数据分析模型,从大数据中发现趋势、找到规律,做到提前掌握、预先研判,推动社区调解工作从“经验判断”向“数据决策”智能升级。
构建协同共治格局,巩固调解长效机制。建邺区司法局党委积极引导文体社区党委联合30家驻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治理好伙伴”联盟,依托党建联席会、“红色议事厅”等协商平台,建立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动态对接机制,重点解决物业管理缺位、产权纠纷等社区治理痛点问题。深化“组织共建、阵地共享、党员共治”三位一体协同机制,整合社区民警、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创新“网格巡查+专业调解+跟踪回访”闭环工作模式,实现治安联防全覆盖、矛盾调处全链条、问题治理全周期的工作合力。实施调解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推行“一案一档一评估”精细化管理,常态化开展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培养“法律明白人”骨干、选树“尊法守法示范户”典型,全面提升社区法治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从“末端处置”向“源头治理”的深层次转变。
来源:建邺区司法局 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