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新学期普法“三措发力”护航青少年法治成长
2025-09-17 14:10:00  来源:法治日报

新学期伊始,张家港市坚持需求导向、创新驱动,依托“非遗+法治”课堂、资源库精准配送、“开学第一课”三大抓手,做细做实青少年普法,推动普法工作融入开学季,为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注入动力。

一是非遗融法治,趣味普法“活”起来新学期重点启动“法治非遗课堂”进校园项目,首批遴选10所中小学落地实施。课程实行“一校一策”,法治微课衔接非遗手作。法治微课依托法治副校长、“八五”普法讲师团,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法、禁毒法规等青少年关切内容,采用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授课;非遗课则精选本地蛋雕、叶雕、麦秆画等易于操作的非遗形式,由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教授,并指导学生在作品中融入法治元素,实现文化认知与法治素养双提升。

二是精品强支撑,资源配送“准”起来。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教育局、市司法局联动破解校园普法“形式单一、资源分散”难题,建立“需求调研—资源征集—精准配送”闭环机制。前期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面向学生、教师、家长精准梳理宪法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校园欺凌应对、防性侵、反电信诈骗等22项核心需求。随后面向全市普法责任单位征集课程和项目,鼓励运用VR技术、模拟法庭、情景剧等创新形式,最终遴选出20余套精品课程、10余个特色项目,建成市级青少年法治教育资源库。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该批资源库将正式启用,实行“学校点单、部门派单、资源接单”机制,按需精准入校,让法治宣传教育真正“精准滴灌”青少年成长全周期。

三是深耕第一课,常态普法“实”起来。持续擦亮“开学法治第一课”,组织一校一法官、法治副校长等,紧扣青少年身心特点与法治需求,围绕校园安全、权益保护、行为规范等主题系统备课。授课摒弃生硬灌输,以案例拆解、互动问答等多元形式,把法律知识融入日常场景,引导青少年明晰行为边界、树立规则意识,持续筑牢新学期法治思想根基,助力扣好人生首粒“法治纽扣”。

张家港市司法局:屈姝言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