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钟楼区精准定位普法人群,创新普法方式,搭建“三类课堂”,不断提升全区普法精准化。
搭建“阵地课堂”,“引领带动”激活力。从“用法端”需求出发,推进法治文化纵深化、多层次、立体式建设,做到了“实体阵地”广覆盖。将法治元素融入各单位道德讲堂、企业文化橱窗、公园和校园,让群众时时处处感受法治熏陶。根据群众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区司法局与江苏理工学院开展“法润校园‘钟江’同行”校地法治共建活动,开设“校园法律诊所”,让区各政法单位及律所常态化走进校园、走进师生,回应师生法治关切。永红司法所在清潭实验小学打造“法育未来”青少年法治阵地。邹区司法所打造“安兔学法”法治品牌,依托邹区镇安基村法治乡村建设。西林司法所打造了集知识性、教育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法治游学线路。北港司法所围绕钟楼区法治文化街区打造“友好童行 和风筑梦”儿童友好社区,围绕“悦享童趣”社区品牌,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搭建“云端课堂”,“形式多样”全覆盖。积极培养本土互联网普法品牌,为法治文化建设蓄势赋能。打造“钟检订制”品牌,以法治微电影、普法情景剧、法律宣传片的形式微视频,运用故事化、视觉化的电影艺术技巧,将新闻语言、法律术语和司法程序有机融合,打造出兼具法治内涵和文化价值的双优作品。近年来,该品牌坚持从“策划”到“编导”的自主创作,通过成立新媒体工作室,吸纳法律功底深厚、热爱影视艺术的干部加入,充分发挥捕捉法治热点、宣传策划等方面的敏感性和主动性,加强微视频创意策划,打造从“大事”到“小案”的百花齐放网络法治文化作品50多部,《重启》《爱的家长会》《顺流》等作品传递法律知识和正能量,让互联网变成普法创新发展的最大增量。“钟检订制”启动以来,相关作品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转发8部,学习强国平台录用8部,3部作品收获10万+阅读量,获评第六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优秀短视频奖、全国两会检察新媒体宣传特殊贡献奖、CCTV年度影响力法律融媒体作品等8项国家级荣誉。
搭建“赋能课堂”,“企业讲法”谋发展。构筑集学法需求收集、普法宣传教育、企业法治文化建设指导等职能于一体的线上和线下“普法矩阵”,钟楼区司法局联合人社、卫健、工会等部门持续开展“普法企业行”专项活动,发放《企业全流程法律风险点图谱案例》《企业风险防范指引》,组织律师、法律工作者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开展法治宣讲,加强职工法治教育,引导职工合法维权,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建议,推出“一对一”法律审查、风险测评、法律培训、法律体检等法律服务,构建商事风险“查验—评估—化解”一体化防范追损体系。2024年先后举办“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提升行动”“钟司有约 法商共营”等系列活动36场,为企业送上安全生产、公司法、知识产权等多个专题法治讲座,开展线上法治直播12场,推送法律信息361条,为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常州市钟楼区司法局:贾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