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海陵区不断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普法教育,巩固普法成果,推动法治建设取得新突破。
“好”字打头,把握重点内容。健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核心,以宪法、民法典为基础,以食品、药品、化妆品、特种设备等市场监管领域专业法律知识为重点的全闭环普法宣传体系。把握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重点普法节点,紧跟“315”时事热点,线上线下双管齐下,通过公众号推送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分析,组织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宣传活动等,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食品质量、药品零售、化妆品选购、电梯乘坐安全等法律法规知识送进社区、网络、学校、企业。强化“普法执法一体化”建设,开展以案释法专项行动,邀请行政执法监督员、法治素养观察员参与行政执法,公开执法办案全过程,实现监督下执法、执法中普法。
“人”字为本,坚持精准普法。突出系统内普法,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建立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开展领导干部“每月一法”学法及法治专题讲座34场。组织“科长大讲堂”、基层法治员培训,灵活运用“以案释法”“以赛促学”“网络课堂”等形式,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知识素养和执法水平。突出社会性普法,加强对食品药品、特殊食品化妆品和特种设备等经营使用单位管理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强化市场主体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意识,编撰《市场主体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先后开展基层食品安全巡讲、“安全用药月”“安全生产月”“送法入企”等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和12000余份,组织宣传活动60余次,覆盖全区经营者和消费者5000余人次。
“多”字下功,建强普法阵地。线上,充分利用媒体优势扩大传播的覆盖面,打造《市场监管在身边》电视专栏,在广播传媒中心《新闻综合广播》《热线追踪》和《直播室解读》等栏目开展定期普法宣传,在“海陵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推动专项检查、知识科普、执法动态等信息500余篇。线下,广泛建立科普站点保证宣传的常态化。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宣传站,完成800块宣传版面更换。建成全市首个食品药品安全公益修复基地,分别设置宣传广场、感知体验室、宣传警示室、法治宣传走廊等,依托社区在室外广场和一楼大厅开展普法活动30多场次,其中《中国医药报》对“12.4”国家宪法日暨药品安全宣传活动进行专题报道,成为国家试点的药品宣传基地之一。
(海陵区法宣办 海陵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