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中市司法局携手海川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友好村红色教育基地举办“涤荡心灵 重塑未来——在历史传承与法治教育中汲取新生力量”主题活动,为7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解锁教育矫正实境课堂,开启正向成长新旅程。
铭记历史,以青春之名践行使命担当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带领未成年社矫对象一同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每一个细节都深深触动着在场的青少年。随后,大家实地参观了抗战时期使用的武器装备、传统村落和民俗旧物,亲身感受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在庄严肃穆的默哀仪式中,进一步强化未成年社矫对象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激励其缅怀英烈报国之情、恪守革命遗志,树立社会责任感、珍惜和平幸福生活,在爱国主义文化中汲取前行力量。
红色浸润,登“初心号”感悟“四千四万”精神
“什么是‘四千四万’精神?它对扬中发展意味着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工作人员结合教育展示区实物与图文资料,生动阐释“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精神内核,以及其在扬中从“江中孤岛”到“产业强市”发展历程中的支撑作用。在互动提问环节中,工作人员以“如果遇到困难,‘四千四万’精神能给你什么力量?”为引,启发未成年社矫对象将精神内涵与自身成长相融合,深入思考如何用坚持与智慧克服困境、实现自我革新,让红色的种子在思想交流与碰撞中扎根心底。
法治护航,小课堂+小测试筑牢思想防线
一部以镇江籍全国劳动模范沈春雷真实经历改编的微电影《匠者》,深深吸引了未成年社矫对象的目光。影片中,沈春雷爷爷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奋斗故事,引导孩子们领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坚守初心的意义,激励他们争做弘扬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者。观影结束后,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开展法治讲座,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围绕盗窃、寻衅滋事、帮信、诈骗等违法行为,深入浅出地解读相关法律条文,明确指出行为红线与触犯法律的严重后果。活动现场还组织法律知识小测试,通过趣味问答检验学习成效,帮助未成年社矫对象巩固法律常识,强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心声分享,在交流中凝聚成长共识
“这次活动让我对‘四千四万’精神有了新的认识,以后遇到难题不会轻易放弃,会学着多想办法解决!”“通过法治学习,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的行为,以后一定会牢记法律底线,再也不做让家人担心的事了!”……经过实地参观、模范学习、知识汲取,7名未成年社矫对象敞开心扉,踊跃讲述自己的收获和感悟。真诚的话语、深刻的反思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情感抒发与思想碰撞的平台,更让在场的监护人们看到孩子的成长,在相互启发、彼此鼓励中坚定正向成长的信心与决心。
此次活动将历史传承、红色教育和法治课程有机融合,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生动的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补足思想之“钙”、筑牢行为之“堤”,有效减少了与社会的隔阂,为其顺利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扬中市司法局: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