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紧紧围绕“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核心要义,以政策护企、执法监督、法律服务为抓手,为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
一是施足政策护企“基肥”,夯实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根”。顶层设计护航发展,助推滨湖区优化营商环境6.0版方案出台,将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纳入法治建设重点任务,持续擦亮“滨至如归、有呼必应”营商品牌。严格落实合法性审查,对《滨湖区加快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引领区的政策意见》《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合作协议》等多个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依法决策,助力营造亲商护商政策环境。协调推动各部门开展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重点清理废除资质许可、招标采购、市场准入等领域存在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隐性障碍,切实减轻企业制度性成本,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夯实履职清单制度,建立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按照权责透明、用权公开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行政检查主体、事项、依据、标准、计划。今年以来,已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5件,参与政府各类大型项目会议讨论20余次。
二是勤修执法监督“枝杈”,焕发民营经济发展“新生机”。纵深推进“综合查一次”执法,制发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指导胡埭镇制定《胡埭镇推进涉企“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方案(试行)》,严禁无序检查、多层级执法扰企。今年以来,已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行动13次,涉及企业37家。分类推进“差异化”监管,推动执法部门根据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确定和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已制定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12个领域的免罚清单,指导区应急局健全企业安全风险动态管控清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聚力推进“监执融合”模式,组织17个重点领域执法主体开展案卷自查,反馈自查问题21个,抽查案卷30份,发现问题48个;遴选10个区级行政执法监督基层联系点与10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开展涉企执法专项督查、收集企业意见建议;探索“行政执法监督+12345热线”双向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
三是灌溉法律服务“甘霖”,纾解民营经济发展“成长渴”。高标准开展法治体检,成立全市首家“法治体检中心”和“司法机关+工商联+商会”协作护航民企平台,围绕企业合同管理、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多元主题,组织法律顾问等深入一线满足企业的法治需求。高质量组建服务队伍,成立“律护企航”等6支法律志愿服务队,整合8个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44家律师事务所等多元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专题指导、风险防范等服务。今年以来,全区律师共走访企业94家,举办涉企法治讲座110次,开展法治体检20余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高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构建“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仲裁+行政复议”解纷机制,设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暨纠纷调解工作室、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集成电路远程调解室等,满足企业多样化解纷需求。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金融纠纷9起,知识产权纠纷12起,办结涉企行政争议12件。
无锡市滨湖区司法局 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