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法韵飘香。9月23日上午,“法韵连云贺国庆 丹心翰墨颂华章”连云区全民普法四十周年法治文化作品展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连云区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嵇轶发表致辞,他深情回顾了连云区四十年来普法工作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全区在法治阵地建设、法治队伍培育、法治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强调此次展览既是对过往普法工作的系统梳理,更是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护航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号召全社会持续弘扬法治精神,共同书写法治连云建设新篇章。
展览设置 “普法四十年印记”“法治书法”“法治绘画”“法治非遗作品”“青少年普法”五个展区,以时间为轴、以艺术为媒,全方位展现连云区普法工作的四十年变迁。
法治长卷:回溯四十年普法征程
“普法四十年印记” 主题长廊展示了连云区四十年法治建设关键演进脉络,从全民普法初期建立组织体系奠定根基,到培育普法骨干,再到建成现代化法治阵地完善服务供给,每一步实践均见证法治建设与群众需求、区域发展的深度融合。
墨韵丹青:法治与艺术的交响共鸣
法治书法展区,书法家以古人经典法治名言警句创作的作品诠释法治的核心要义;摘选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书法,传递新时代法治精神;还有政法干警的原创作品,展现出法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与责任担当。
绘画展区则以色彩绘就法治图景,区画协张立业的“清风传家”“山海港岛” 等作品,让连云山水间浸润法治韵味;“钟馗”、“獬豸”等主题画作,以民间传说+法治精神为底色创作,让“法治”二字在笔墨色彩中焕发生命力。
非遗薪传:传统技艺里的法治温度
连云区特色非遗技艺与法治元素碰撞出独特魅力。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画代表性传承人纪光辉创作的法治葫芦系列,既有“包拯铁面无私”的形象传递公平正义,也有“鲤鱼造型”展现调解员深入群众化解“家长里短”的场景,更有解读《民法典》、倡导“清正廉洁”的主题作品,葫芦上的细腻图案让法治知识更接地气;贝雕作品则以海洋文化为底色,制作法治贝雕,彰显地域特色与法治内涵;剪纸展区的民法典系列作品、“小法机器人法律服务”场景剪纸,则将现代普法手段与传统艺术结合,兼具观赏性与教育意义。
青春法梦:法治种子在心田扎根
青少年普法展区,海州湾小学的学生们化身“小小讲解员”,热情介绍同学们创作的绘画、手办等法治作品。这些作品或描绘法律课堂的场景,或书写对“法治”的理解,展现出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的生动画面,也让“青春法梦・未来可期”的主题愈发鲜明。
展览尾声,嘉宾们还参观了记录连云区四十年变迁的影像展,从老照片到新图景,感受法治建设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历程。
四十年普法路,翰墨丹青颂法治。此次连云区全民普法四十周年法治文化作品展,既是对过往四十年法治建设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法治连云建设的坚定展望。下一步,连云区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持续深化法治文化建设,让法治精神融入城市发展血脉、走进群众日常生活,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法治动能。
连云区司法局:欧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