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姑苏区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法治文化融入昆曲、刺绣、古城等传统民俗文化、历史遗存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姑苏特色的传统文化与法治建设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善用传统元素,厚植法治底蕴。以中国传统法律象征“任法兽獬豸”为设计蓝本,推出普法IP形象——“苏小法”,开发宣传立牌、摆件、杯子、卡套等系列衍生法治文创产品10余种,广泛应用于“情暖民工”“法护长江”“春风行动”“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增添法治宣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积极推进“法治灯谜”系列竞猜、“法治姑苏·情系山塘”“典籍里的法治”主题演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融入本地“讲吃茶”“百忍碑”“况青天”、白居易等法治文化典故和历史法治人物内容,不断深化姑苏法治文化的内涵,形成传统文化和法治宣传贯通古今、交相辉映的局面。
二是融合非遗技艺,激发普法活力。对接辖区苏绣、缂丝、宫灯等非遗文化传承人,围绕法治主题,创作苏绣、缂丝、泥塑、宫灯、檀香扇等法治文化精品百余件。打造“法曲韵律”等普法宣传品牌,以“昆曲搭台法律唱戏”的形式,让观众在昆曲实景演绎中感受法治精神。开设“法治非遗课堂”,利用未成年普法宣传周等节点,走进沧浪实小、景范中学为学生们带来“法治+泥塑”“法治+剪纸”等课程,寓法于趣,让法治宣传插上文化传承的翅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三是依托多重平台,提升宣传质效。以法为线索,深挖地域特色,打造中张家巷法治文化街区、盛家带法治街巷、山塘法治文化体验线、獬小薰法治游等多处法治文化阵地,接待各类参观人员3000余人次,受到广泛好评。依托“享法姑苏”公众号、抖音、法润民生群等线上平台,推送“小胖说法”“四季普法歌”系列以案释法短视频,点击播放量近万次,实现法治宣传由指尖入心间。鼓励和引导苏润法治宣传服务社、幔亭曲社等社会组织,创作相声、小品、快板、昆曲等法治文艺作品,以幽默的语言、形象的表演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法治文化精髓,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寓法于乐中提升群众法治感悟。
姑苏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