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司法局积极推动法治文化、非遗文化与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深度融合,深耕“非遗传承·法润青苗”青少年普法品牌,系列活动入选司法部案例库,获评相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秀项目,有效提高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发挥阵地优势,盘活普法资源。依托苏州市宪法宣传教育馆(相城区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打造青少年普法阵地,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定制青少年学法“沉浸课堂”,常态化开展“非遗+法治”活动。青少年在宪法馆讲解员的带领下依次参观宪法馆展厅,结合讲解、视频、图片、时间轴、游戏互动等直观易懂的形式,以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沉浸式深入学习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历史沿革、宪法的苏州实践等内容。开设“法惠阳澄”青少年法治课堂,通过生动的故事演绎、热烈的课堂互动,将法治的种子深深埋进孩子们的心里。今年来,宪法馆接待青少年参观1200余人次。
二是融合非遗技艺,激发普法活力。推动“非遗手工”与“知法守法”深度结合,对接剪纸、缂丝、核雕等非遗文化传承人,以传统文化和非遗手工为载体,用双手展现出形象的、立体的、特色的法治文化作品,表达青少年对法治理念的尊崇。开设“剪纸于行 铭法于心”“法治天下 刺绣怀仁”等主题课程60余场,创作法治文化精品180余件。推动“戏曲搭台”与“法治唱戏”深度结合,精心编排表演“法治皮影戏”“法治木偶戏”等10余场,以幽默的语言、形象的表演寓法于趣,让青少年在实景演绎中感受法治精神。
三是延展服务半径,擦亮普法品牌。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扩展活动辐射面,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其中。将“非遗+法治”融入“七彩夏日”系列活动、“争做文明小市民”文明实践法治主题研学活动等,邀请青少年团体走进宪法馆开展法治实践活动。突破传统的“一地一点”的活动形式,主动对接辖区青少年暑托班,选取永昌泾社区、荷馨苑社区、金澄社区等重点社区,开展“非遗传承·法润青苗”送法进社区活动,惠及暑托班学生200余名。利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周等节点,走进春申中学、元和小学等开展“法治非遗课堂”,为学生们送上“法治大餐”,擦亮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品牌。
(相城区司法局 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