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昆山深入实施《昆山市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严格落实各项具体任务,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加强儿童权利保障,改善儿童成长环境。
一是开展普法宣传“护”童心。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建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馆、青少年宪法主题教育馆等11个对外开放的基地。创作《法律在我心中》《如果信仰》等法治童谣,征集青少年法治文化作品,开展民法典主题“法治+非遗”非遗手工作品亲子创作活动。组织开展“尚法研学”体验路线打卡活动,面向全市11个区镇小学阶段的困境儿童提供参观律所及民法典互动体验馆的亲子家庭法治体验日。联合乐融融法律服务中心、鹿城法影工作室举办“法伴成长 我的法治故事”演讲比赛、“鹿童善法”法律知识竟赛等。今年以来,全市“八五”普法公益讲师团、村(社区)法律顾问以未成年人法治需求为切入点,开展青少年健康安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青少年假期安全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主题讲座70余场、普法宣传100余次,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畅通法律援助“暖”童心。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聘请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具有较强责任心和丰富诉讼经验的律师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重大疑难案件的集体议制、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全过程跟踪制等制度,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全流程监管,不断督促承办人员切实履职。畅通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推行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快办快结”,对孤残儿童及未成年人遭遇家庭暴力、虐待、遗弃、请求支付抚养费等案件免予经济困难核查,简化程序,实行“一日受理,一日审批,一日指派,一日办结”的工作机制,做到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零等待”。落实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全覆盖,建立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打通“最后一公里”。畅通“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每周全天候为未成年人提供电话咨询。
三是强化社会联动“爱”童心。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共同营造充满温度和友好的儿童成长环境。聚焦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段困境儿童及家庭存在的特殊需求和多元化需求,举办“昆山市首届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志愿服务大赛”,发动昆山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企事业单位、爱心商家等60个资源主体,累计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志愿服务390场、服务4000余人次。推进学校社工项目全域覆盖,自2022年9月首个“学校社工”试点项目启动以来,学校社工服务已覆盖全市11个区镇的24所中小学,累计受益近万人次。目前,学校社工已介入在校心理困境未成年人40例,实施情绪支持、社交技能、职业规划等专业小组9个,开设预防网络沉迷、性安全教育、心理减压赋能、社会交往、生命教育等主题成长课堂198场次,面向教师、家长开设心理减压、经验分享工作坊27场次,“秘密树洞”接受服务354人次。
(昆山市司法局 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