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梁溪区依托区域特色,充分挖掘本土法治文化元素,通过打造法治文化下基层法治项目,以地方特色文化涵养法治风尚,深入推进“德法共进”法治宣传教育理念,以法弘德、以德普法,走出了一条具有梁溪特色的法德融合之路,厚植高质量发展底蕴。
聚焦阵地建设,深耕厚植以德助法“土壤”。紧扣长江经济带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结合梁溪特色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建立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图书角、法治文化游园等特色法治宣传阵地,采用了古今法治格言、法治灯谜、道德小故事、法治小雕刻等形式,实现了“德法共融”。将法治元素、生态保护和民主法治建设有机融合,聚力打造“梁溪税韵”普法品牌,全方位展现大运河浓郁的法治韵味,以开放式、浸润式、智慧式的普法新理念引领大运河法治文化新时尚。积极打造“千年运河普法长廊”,创建“爱我古运河、护我水家园”运河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沿岸运河公园、北仓门艺术中心、窑群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多点挖掘法治史料,让历史遗迹“开口”,讲好法治故事。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德法主题文化公园40处,文化街(墙)5处。
聚焦角色赋能,精心培育以法弘德“养料”。着力打造专业型、志愿型队伍,建立“八五”普法联络员、“八五”普法讲师团、民法典宣讲团、全区法治副校长和区普法志愿者6支队伍,打造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队伍,以“法律N进”活动为抓手,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各类集中宣传活动500余场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10万余份,受众约10余万人次。打造普法类书画创作团队“水墨梁韵”,把书画创作与德法普及相结合,“法治”与“德治”双轨并行,培育普法类社会组织“梁溪区弘法志愿者服务团”,大力开展“百场民法典法治文艺进社区”“法护银发·一起向未来”“法就在你身边”等群众性文艺演出进社区活动300余场,形成“文化搭台、普法唱戏”的生动局面,引导地方文化优势转变为德法文化宣传优势。
聚焦品牌建设,凝心绘就德法融合“画卷”。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挖本地优秀传统和特色文化资源,创新民法典歌曲、法治锡剧等精品项目,创作了锡剧《抢爹爹》、歌曲《民法典进社区》、快板《防诈快板》、三句半《弘法普法民法典》等各类法治文艺节目20余个。依托“反诈梁言”系列、“温馨说法”“文旅普法”“百姓御史”等普法品牌,在宣传中植入家风家训、“有事好商量”“邻里议事厅”等德治元素,不断提升法德融合的感染力,将法治理念和道德观念进一步传播到每一个角落。综合运用飞行航拍、全景拍摄、语音讲解等智能化形式,将7处法治文化阵地实景搬到屏幕前,激活“阵地网游”线上普法,制作《“宪”身说法》《普法小剧场》《梁溪普法动漫》系列十五部,融入长江保护、校园霸陵、AI反诈等知识,通过语句明快的短视频,增强法治宣传和德治教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梁溪区司法局 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