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培育法治沃土助力“云苗”成长
2023-11-21 09:14: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江阴市司法局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推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育人功能。

一、创新互动形式,以普法教育为“培育”。针对辖区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制定普法计划表,分小学、中学、高中三个阶段,对何时开展法治教育、各阶段应该掌握的内容、具备怎样的意识作具体的安排,此举是补足校园日常法治教育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也对日常开展普法工作起到指导和提纲挈领的作用。联合关工委、教育局、公安等部门,开展“彩虹课堂、法治读书会、法律知识竞答、灯谜会”等活动,以国内外的案例、电影片段、竞答猜题等互动,来探讨法律的生活规范化和社会秩序化,通过身边事、身边人来阐释生活中的社会规则和法律法规,来引导青少年学习涉及自身的法律法规,让青少年直观地了解权益和义务的等价关系。

二、建设特色阵地,以法治精神为“土壤”。法治文化的浸润,需要一个无处不在、潜移默化、长期积淀的“土壤”,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想、情感和行动的传承,当自然产生的“土壤”有缺陷时,就需要人为改良,而普法阵地建设的过程,便是司法介入“改良”的过程。通过建设移动法治书屋、云亭中学青春家园、江阴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等普法阵地,厚植法治沃土。如设立在云亭中学等12个点的法治书屋,精心挑选适合学生年龄段的书籍200余册,供学生日常自由借阅,当地司法所定期更新书籍类目,满足青少年课堂外的法治文化需求。

三、模拟沉浸体验,以规则意识为“种子”。联合关工委、市法院、教育局等部门在学校、村(社区)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参与师生达10000余人次。以体验式普法的方式,提高青少年普法活动的参与度,由同学扮演审判长、陪审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辩护人、证人、法警、被告人法定代理人的角色,角色按照实际穿着相应的服装,活动严格按照真实的法庭审理程序进行,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还原了整个案件的发生过程,让同学们切身感受真实的法院审判程序。

(江阴市司法局 杜皎)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