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滨湖区坚持念好“微”字诀,用好“微”力量,“精准把脉”重点群体法律需求,通过用好“微”课堂、讲好“微”案例、突出“微”宣传奏响法治宣传“三重奏”,全面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微”课堂说法,法治惠民接地气。结合社会热点及群众需求,按需送法开设“微”课堂,发动各普法成员单位开辟专业“法律课堂”,重点普及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人民调解知识、消费者权益、婚姻家庭、债权债务、劳动合同、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在重要时间节点,邀请普法讲师团成员及各普法成员单位的法律顾问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提高学法形式灵活性和内容针对性。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线下”开设各类“微”课堂5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1万余人次,让法治思维深入人心。
“微”案例释法,法治故事更生动。深化“以案释法”“以案普法”,组织辖区公检法部门、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结合近期社会热点案件整理、编写普法“微”案例,用最精练的语言、最短小的篇幅阐述案件中涉及的法律法规、普及该法律法规的适用条件,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准、讲活、讲透,通过“法润滨湖”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使法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截至目前,共发布“滨滨普法”79条,用“干货”满满的“微”案例满足企业和群众法律需求。
“微”宣传送法,旅游普法有特色。滨湖区旅游资源丰富,辖区景点多,游客多。为此专门在鼋头渚、灵山、拈花湾、动物园等游客量较大的景区停车场、售票处等重点部位滚动播放普法微视频,会同景区管理部门向景区经营户讲解旅游法律知识,强化依法经营理念,增强依法服务意识。向游客发放含有普法宣传标语的文旅产品,与游客进行互动答题,用游客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游客主动参与到普法活动中来,切实增强游客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送法进景区“微”宣传活动30余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千余份。
滨湖区司法局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