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江阴市司法局紧密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规律,通过“精准化、数智化、实践化”的普法模式开展青少年“五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筑牢青少年假期安全屏障。
精准化滴灌,普法有形有效。紧扣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暑期易发频发问题,统筹协调各普法成员单位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法治宣传活动,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式的普法形式,切实提升普法质效。举办“青少年法治夏令营”活动,邀请“八五”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为广大师生开展假期安全、防范校园欺凌反诈等主题普法讲座。联合关工委、团市委升级打造“益+青”自护自理夏令营,开设了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拐卖、反诈骗、心理健康、未成年人保护等63项自护自理课程和19个实践体验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预约各类课程202节,预计覆盖青少年超5500人次。连续四年联合关工委、教育局、法院 、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开展青少年法治故事编辑,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中的作用。如书中《燃烧的童话》是聚焦未成年人玩火造成损害赔偿事故、《一颗门牙》聚焦校园欺凌等,通过将发生在江阴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典型案例进行故事化改编,有效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数智化支撑,普法生动翔实。适应新媒体发展推进普法供给侧改革,在“法润暨阳”微信公众号开辟“司小豚说法”系列普法动漫专栏。针对未成年人保护,陆续推出了反校园霸凌、反网络欺凌、反诈骗以及防溺水、火灾和交通安全等主题动漫,丰富普法“多形态”,激发未成年人学法热情,种下法治的种子。同时充分利用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阵地,开展假期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阵地内普遍设有AR/VR互动新媒体、互动抢答系统等设施,未成年人可以沉浸式地开展安全学习。
实践化启迪,普法入脑入心。以形式多样的法治实践活动,调动青少年参与到普法活动中,引导青少年树立对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我做主、我参与、我行动”的主人翁意识。连续3年开展“振强杯”青少年法治教育读书征文活动,动员全市青少年积极参与,用文字来阐释规则,以“悟”学法明道。青少年模拟法庭逐渐成为特色普法项目。模拟法庭脚本聚焦校园欺凌演变成故意伤害、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孩子们身着法袍、律师袍,化身审判员、书记员、原被告、代理律师等角色,在模拟法庭各尽其责,还原完整的开庭流程。通过“身临其境”的普法方式,让青少年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威严,让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深根植于他们内心。
江阴市司法局 查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