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三治融合”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2023-11-21 09:21:00  来源:法润江苏

徐州市铜山区通过突出自治、德治、法治促进“三治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三力”,探索具有铜山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一是突出自治基础作用,提升基层治理“内生力”。在全市率先探索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票决制,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民生实事项目从“政府配餐”转变为“群众点菜”,区政府积极安排区实事办开展为民办实事问卷调查,由本地电视台、报纸、公众号等媒体发布公告,网络征集、调研征集同步进行,公开向社会各界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并听取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对全区群众的民生需求进行摸底,让政府的“一人挥桨”转变为汇聚多方力量、凝结多方智慧的“众人划船”,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也让广大群众的殷殷期盼陆续成为现实,幸福指数持续提升。铜山区还注重将协商议事与“援法议事”相结合,将“援法议事”工作融入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全过程,深化“网格+”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因地制宜产生“三代表两员”“百姓议事廊”“解忧议事室”“一室一廊一驿站”“协商微平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品牌自治模式。目前,共建成394家“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实现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联系点、议事室“三位一体”建设,创新建立网格“微协商”议事平台,推广“两公开五步法”工作模式。推行“微自治”形式,及时解决“微难题”“微矛盾”。近年来,共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小区公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规章制度620个,为乡村发展提供法律意见546个。

二是突出德治先导作用,提升基层治理“促进力”。坚持依法治区和以德治区相结合,全域构建“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基地-实践点”五级实践体系,持续开展“十大志愿服务”,法治志愿服务为其中一项重点服务内容,在小区物业、窗口单位、商场、超市等公共服务场所(设施)设置志愿服务站点,构建“15分钟服务圈”,促进德治与法治有机融合,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铜山模范”“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活动,将遵纪守法纳入评比评分标准,推动群众道德文明水平日益提升。铜山区潘楼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十星级文明户”评比公示栏,2022年的“十星级文明户”评比中全村有500多户上榜,推动农村家庭以先进为榜样,以守法用法为标杆,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积极倡导文明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以道德文明进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将德治纳入对获得“道德模范村”、“文明模范集体”的村(社区)纳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考核加分项,以德治促进法治,推动群众形成法治习惯,达到以德化人、以“百姓法”解“百姓事”的效果。今年以来,组织开展“德法涵养文明”主题系列活动25场,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万余份。

三是突出法治保障作用,提升基层治理“保障力”。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解决矛盾纠纷。全省率先出台《铜山区“法治小区”创建标准》,首次提出“法治小区”建设标准,推动“法治小区”规范建设。出台《铜山区“法治小区”建设实施方案》,围绕“组织领导有力、工作机制健全、法治供给充足、治理成效显著”的“法治小区”建设目标,以宝信润山小区建设为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推广。聚焦居民法治文化需求和基层社会治理目标,实现宣传阵地、工作力量、自治平台三整合。健全完善居民小区民主管理制度,组建以党校组织成员、法律明白人、“三官一律”、网格员、调解员等人员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法治志愿者服务队,有效整合援法议事、协商议事、矛盾调解等自治平台,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服务站、法治广场、线上法律服务圈,开展各类民主议事、法治宣传等活动,引导居民合法合理表达诉求,积极参与小区公共事务、公益事业决策,依法有序参与监督,合力解决基层“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法治问题。聚焦居民小区业主反映强烈、频繁出现的难点和部门监管中的“短板”问题,创新开展“执法进小区”专项行动,全市率先出台《铜山区执法进小区整治工作方案》,构建“前中后”整治闭环,推动法治元素融入基层治理单元。深度梳理居民小区内易发多发违法事项10大类、45种违法情形,确定城管、公安、市场监管等10部门执法清单和治理职责,规范治理流程,推动综合执法服务小区、融入小区、根植小区。活动开展以来,已在小区内组织开展各类执法活动400次,有效解决了各小区法治相关问题。

(铜山区司法局)

编辑:胡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