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观念,徐州市鼓楼区在辖区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学法护航“法治进校园”系列巡讲活动,努力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一是协同联动,提升普法凝聚力
“遇到校园欺凌,我们要及时求助。”
“我们要避免成为欺凌的目标,更要拒绝成为校园欺凌的欺凌者或附和者。”
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联合团区委、区关工委、区教育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各街道办事处等多家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在辖区中小学开展送法进校园全覆盖系列巡讲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展多次送法进校园活动。区法院以“反校园欺凌,法治守护金色童年”为主题,在徐州民主路小学开启了普法巡讲活动“第一站”宣讲。宣讲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和性格特点,通过图文讲解、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教育孩子们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坚决抵制校园欺凌,既不做校园欺凌的施暴者,也不做旁观者,更要避免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宣讲现场穿插互动答题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回答提问,纷纷表示要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学生。区检察院从热播电影《第二十条》切入,将电影桥段视频与校园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具体案例相结合,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对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可能涉及的犯罪情况进行阐释。授课中,检察官将专题普法微视频、微动漫带入课堂,在每个短小的展播故事后,结合教育内容设计互动问答、情景演绎等环节,邀请师生参与模拟展示,思考面临校园欺凌的应对举措,帮助同学们理顺认识误区,不做校园欺凌的实施者、旁观者。区司法局通过以案说法、知识问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面对校园欺凌应怎样自我保护等方面知识,鼓励学生们“践行法治,从我做起”,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精准普法,提升普法针对性
组建由区政法干警、律师、法治副校长、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组成的青少年普法宣讲团,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关注点、兴趣点以及接受能力,制定“个性”宣讲课程,开展“法治进校园”系列普法宣讲活动,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努力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我们要提高法律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弄明白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如果说知识的教育教我们认识世界,那法治教育则是让我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走上正确的道路”
青少年普法宣讲团联合辖区学校征集青少年普法需求“订单”,根据“点单”需求,收集案例,准备授课内容。根据青少年普法需求,法治副校长联合各司法所深入校园开展系列法治进校园活动,在法治课堂上,以案释法,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根据自身在工作中遇到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案例、事例,与学生们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让青少年明白违反法律的严重性,也让他们懂得要尊重法律、敬畏法律。
三是创新形式,提升普法实效性
坚持普法元素与校园文化相结合,通过黑板报、法治展板、法律图书室、法治校园角等多种方式统筹打造参与式、互动式、沉浸式法治实践教育基地,引导未成年人主动学法并通过作品展现自己理解的法律,让法律知识更加入脑入心。设置各具特色的法治教育实践项目,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让孩子们能利用午休、课间时间进入基地参观学习,让未成年人沉浸式接受法治熏陶,潜移默化中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零距离”加速法治教育成果转化。暑假期间,向中小学校学生、家长、教师推广“法护未来法治安全课堂”线上公益展播讲座,持续营造关心关爱青少年的良好社会氛围。目前,鼓楼区依托鼓楼生态园小学、玉潭实验小学、第二十六中学建成全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徐州玉潭实验小学建成全省道法教育基地,实现了普法教育向体验式、场景式、沉浸式的互动转变。
下一步,徐州市鼓楼区司法局将持续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创新关心下一代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思维、途径和形式,以不懈努力和扎实行动,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徐州市鼓楼区 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