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规范工程项目管理,4月24日下午,由淮安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成的法律宣讲团走进水韵·祥和里建设项目施工工地,为广大农民工朋友和项目负责人提供送法上门服务。
市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支队郑亮科长首先为住建、交通、水利6名工程项目负责人送上一场精彩的《条例》宣讲,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诠释《条例》重点亮点条文,深入浅出地介绍工程建设领域特别规定、工资清偿、法律责任等内容,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三项制度”落实的具体标准和口径作出强调提醒。在场项目负责人纷纷表示,宣讲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讲解透彻,大家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活动现场还设立了临时咨询点,劳动保障监察员向施工现场农民工点对点发放《致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口袋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白皮书》等政策法规宣传单册,面对面解读工资支付形式、周期等《条例》中事关农民工切身利益的制度规定,手把手教会根治欠薪线索反映“二维码”使用方法,实打实接受政策法规提问和维权投诉咨询,帮助农民工提高理性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随后,人社、住建、交通、水利、铁路办分管负责人带领活动现场工程项目负责人参观了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样板工地水韵·祥和里,对人脸识别电子考勤系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用工管理情况进行深入学习了解,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贯彻实施不变形、不走样奠定基础。
本次送法进工地活动重点围绕《条例》的贯彻落实,通过细致的法律宣讲、精准的解难释疑和优质的咨询服务,指导工程项目依法用工管理,引导农民工合理表达诉求,活动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余份。
(淮安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