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法治赋能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8-29 13:43:00  来源:法润江苏

近年来,淮安市聚焦民营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以立法制规、规范执法、法律服务为抓手,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各项任务,为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江苏省工商联民营经济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近四年来,淮安法治化营商环境满意度持续攀升。

一是以高水平立法制规“护企”。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涉及不平等对待民营企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民营企业促进法涉及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凡是不符合公平竞争、平等保护的内容,坚决予以废止或者调整。拓展民营企业参与立法途径,三年来累计审查涉企地方性法规6件、政府规章4件,邀请民营企业代表参加立法座谈10场次,书面征求行业协会意见3次,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主动收集汇集民营企业意见,引导民营企业代表深度参与立法项目,强化源头保护。严格涉企政策公平竞争审查,将政策起草单位是否履行公平竞争审查程序作为送审材料的必审内容,未履行程序的一律退回;涉及重大制度、涉企条款修改的,主动商请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二次审查,确保出台的立法制规文件合法合规,助力构建公平有序市场环境。

二是以高标准规范执法“暖企”。纵深推进“合并联合式”执法,实行“同一机关合并查”“多个机关联合查”,推动市县两级执法部门强化内控机制,严禁内部无序检查、多层级执法扰企,制发联合检查计划739个,推出59项跨部门联合监管一件事场景清单,联合抽查户数占比达78.7%。分类推进“差异化”监管,推行“信用+双随机”监管,推动监管部门根据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在重点执法领域采用遥感监控、在线监测、卫星定位等多种方式开展涉企行政检查,做到无感检查,避免执法扰企。持续推进包容式执法,科学细化《行政处罚法》第32条、第33条适用情形,向社会发布覆盖32个领域、958项的涉企免罚轻罚“三张清单”(2025版),组织全市涉企免罚轻罚典型案例评比展示活动,编发典型案例,为依法免罚轻罚行为作示范。

三是以高质量法律服务“安企”。聚焦新设民营企业经营中的合同管理、知识产权、劳动用工等高频风险点,创新实施“法律托管”工程,免费提供6个月公益性法律托管服务。2025年又向所有有需求的民营企业延伸,累计签约托管民营企业406家,解决需求630余件,提出发展建议860余条。建立“淮安存证”知识产品保护公证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保护等提供存、查、取、证“一站式”公证存证服务。推动建立民营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93个,先后接受相关咨询962次,成功化解纠纷43起,全链条、无缝隙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难题、化解纠纷。深化涉外法律服务,提供“涉外公证+领事认证”一体联办服务,挂牌成立淮安市首个“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推动建立海外法律服务中心,服务淮安“走出去”民营企业海外法律合法权益。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