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聚焦加强阵地建设、优化法律服务、抓实纠纷化解、创新普法宣传,全方位撑起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治伞”。
一是因地制宜,打造法治文化“新阵地”。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完善“家门口”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依托法治文化长廊、广场、公园、教育基地等阵地平台,设置关爱未成年人宣传专栏,展示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电信诈骗、网络暴力等相关内容,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积极打造“功能型”“教育型”“服务型”相融合的校园普法阵地,精准把脉青少年法治需求,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为依托,收集学生法律需求100余条,吸收意见建议40余条,实现法律服务进校园常态化;织密法治文化“网络阵地”,利用“法润滨海”微信公众号,定时推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相关文章和短视频,方便群众“掌上学”“掌上问”“掌上查”。
二是协同联动,释放法律服务“新效能”。持续完善“司法+职能部门”工作机制,强化与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公安局、团县委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护蕾之家法律援助工作站职能,精选办案经验丰富的值班律师轮流进驻,办理团县委、县妇联转交的涉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申请,“全流程”“全方位”为未成年人提供高效优质法律服务;开辟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优化工作流程,坚持“优先解答、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四个原则,实现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零等待”。对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经济困难条件限制,对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申请法律援助,免于核查经济困难状况,最大程度保障“应援尽援”。今年以来,共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28件,提供法律咨询179人次。
三是除患净源,探索纠纷化解“新路径”。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推动营造安全稳定校园环境,创新成立青少年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积极应对和破解校园矛盾中的难题,推进涉校矛盾规范化调处化解;聚焦留守儿童、问题青少年、单亲等重点家庭,强化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员、专职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协同开展校园及周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活动;持续完善“诉调对接”“警调对接”工作机制,加大未成年人涉治安和诉前民事纠纷调解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共调解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矛盾纠纷69件,调处成功69件。
四是精准普法,注入法治宣传“新动力”。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优势,开展“送法进军训场”活动,通过现场讲法、互动答疑、播放警示片等方式,在校园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坚持“互联网+法治宣传”理念,在继续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选拔出10名“公益普法小专员”,在“法润滨海”微信公众号推出《我来讲法》专栏,通过学生视角讲述法律知识,培育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截至目前,共发布专栏14期;联合团县委,依托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活动,成立由147名返乡大学生组成的法治宣讲服务团,服务团成员深入校园、社区活动中心、青年之家为辖区未成年人开展宣讲活动,围绕“反对打架斗殴”“抵制校园暴力”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进行宣讲,积极解答未成年人的疑惑,鼓励大家牢固树立法治观念。
盐城市滨海县司法局 邵思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