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司法局紧紧围绕法治文化建设核心任务,不断深耕厚植,积极探索创新,全力塑造具有阜宁特色的县域法治文化品牌。通过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将法治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以文化的力量滋养法治理念,以法治的精神润泽百姓心田,描绘出一幅别具一格的县域法治文化新画卷。
一是“非遗+法治”融合,谱写文化传承新乐章。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法治文化深度交融,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一方面,以法治为坚实后盾,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借助非遗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助力法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使法治精神在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绽放出全新光彩。携手文广旅局,精心策划创作系列非遗法治文化精品:面塑作品《范鏓跪别娘亲》、剪纸作品《与法同行》、糖画作品《法治青春》等。其中,淮剧微视频《淮腔淮调唱法治》和篆刻作品《法者》,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法治内涵,获得省市相关部门肯定。此外,还精心打造《曾经的家庭》《依法治国》《在你身边》等多部法治沙画作品,这些作品在金沙湖旅游度假区沙画艺术中心进行了超500次的精彩表演与播放,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文化熏陶。
二是“红色+法治”融合,绘制阵地建设新蓝图。充分挖掘“铁军驻地 华中热土”的红色文化资源,全力塑造红色旅游品牌新形象,持续加大对红色法治文化的探索与发掘力度。通过深入调研、系统整理,梳理出阜宁丰富的红色法治文化遗存,并编纂完成《新四军在阜宁的法治民主建设影像记忆》,为传承红色法治文化留下了珍贵资料。在阵地建设方面,积极推进“法治文化+红色阵地”模式,在陈集镇停翅港村新四军军部旧址精心规划设计“新四军法治文化园”。园区内精心布置7座主题雕塑,通过豆选民主、剿匪锄奸、减租减息、严明纪律、健全法制等多个展示板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新四军在盐阜地区的法治实践历程。自建成以来,该文化园已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成为阜宁开展红色法治教育的重要基地。
三是“文艺+法治”融合,彰显专业队伍新风貌。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理念,大力培育法治文化艺术团,致力于将优质法治文化资源精准输送到基层一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法治文艺演出。艺术团每年创作新节目约15个,14年来坚持开展法治文艺巡演,足迹遍布阜宁城乡,累计演出500多场,受教育群众达100多万人次,成功营造出“锣鼓一响、普法上场,二胡一拉、送法到家”的浓厚普法氛围。此外,司法局联合法治文化艺术团拍摄《家长里短》法治系列短剧,共计10部16集。短剧巧妙运用乡音乡情,生动诠释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治故事,一经推出便受到广大干群的热烈欢迎。不少市民纷纷点赞并留言表达对该剧的喜爱与支持,真正实现了法治文化生动“入心”,让法治理念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阜宁县司法局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