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安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拓展基层治理的内容、方式和人员,努力开辟新路径、引领新格局、激发新活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一是“阵地”传“新声”,法治之音随处可见。在现有法治文化阵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法治文化街区、长廊、广场、公园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在有条件的镇街推动形成一村(居)一品一特、百米一法治文化阵地聚集,形成规模矩阵效应。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道德讲堂、幸福党建来敲门等平台,利用现有的不忘初心馆、文明养成馆、知识润泽馆,挖掘法治内涵,推动法治文化元素纵向延伸到“屏、亭、栏、堂、台”等阵地,使法治之味散布大街小巷,以法律素养引领社会风尚。
二是“喝茶”加“聊天”,急事难事均有回音。依托“庭院法治汇”“援法议事会”“有事好商量”等百姓议事平台,广泛联系村居及群众征求意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村居管理、民主协商。组织村居法律顾问、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等定时定点送法律、送服务,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做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先后解决法律诉求42件,法律援助16件,做到梳理问题“晒清单”,解决问题“见成效”。
三是“单打”变“混打”,你家我家齐心出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四方会谈”议事协调机制,引导群众广泛参与社区治理。有效整合社会、社区、社工三方面力量,结合网格常态化巡查,将居民法律方面的矛盾、诉求收集到社区进行统计汇总,按“政策法规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助困帮扶”等类别,推送社区相关工作组协商决议,进行销号式管理,使居民自治在诉求解决中充分发挥作用。
(海安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