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三味”相融提升普法实效
2023-05-23 10:04:00  来源:法润江苏

如东县司法局创新载体、优化模式,用好普法课堂,“三味”相融提升普法实效。

一是“阵地课堂”风味足。推动法治文化阵地串珠成链、扩线成面,整体化、模块化、类型化整合法治文化阵地,打造“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的法治文化风景线,先后建成洋口法治文化特色园、勺嘴鹬保护区法治驿站、海印寺法治驿站等特色阵地。结合民法典、宪法、反诈、反邪等宣传主题,在村居建设主题型法治文化阵地,将法治文化融入群众休闲、娱乐、学习的场所和设施,让群众在休闲健身中自然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推进法治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农家书屋、德法讲堂建设,组织村居网格员、“法律明白人”、村居群众、学校师生开展现场教学,充分释放文化阵地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板凳课堂”乡味浓。挑选村居法律顾问、退休教师、乡贤能人、“法律明白人”等组建“板凳普法队”,对基层群众诉求进行梳理,按月度编排普法计划,定期送法进村居、进网格。普法宣传员把普法“小板凳”搬进村头巷尾,采取“故事+知识”的方法,将晦涩难懂的法条变换成一个个鲜活的身边案例,配以“接地气”的乡言俚语,确保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板凳普法队”还联合镇(区)文艺团体,创作出一系列“乡音”法治文化作品,快板《指路明灯民法典》、说唱《农家书屋飘书香》、短剧《村里头的普法宣传》等借着“乡音”传“法声”,成为拉近群众、团结群众、解决群众所需的沟通桥梁。

三是“指尖课堂”趣味强。丰富普法宣传载体,利用“法润如东”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网络直播等个性化的普法平台,促进单项式传播向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转变,提升普法互动性、趣味性。做好每期普法直播预告宣传,通过“菜单式”授课,将群众关心关注的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纳入课程,结合重大节日进行宣传,今年开播75场次,覆盖8万余人次。开设“法治文化阵地云游览”专栏,定期推送全县范围内法治文化阵地,实现一次点击、一次浏览即完成了一次指尖普法,形成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普法新模式。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