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川区:数字赋能维护网络领域青少年合法权益
2023-11-09 13:42:00  来源:法润江苏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有从现实社会向虚拟网络空间蔓延的趋势,尤其是在规模化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经常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崇川区创新方式,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研发反诈“防骗码”,开发帮教“成长码”平台,生动开展法治宣传预防工作,切实维护网络领域青少年合法权益。

分析青少年涉案规律,结合实际设计“防骗码”。崇川区检察院通过对2016年以来办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进行调研梳理和大数据研判,分析发案趋势、诈骗类型、行为主体特点等情况,整理出包含网络贷款、网络刷单、游戏装备买卖、冒充熟人等10大类20余种常发高发诈骗,并从中明确对于在校生而言最容易涉及到的四类“高危”诈骗模式,以南通市金融网络犯罪研究基地为依托,积极与阿里巴巴公司达成协议,利用该公司庞大的后台支付大数据库,抓取上述四类案件最容易发案的节点,结合办案实践设计反诈法律知识测试题目。青少年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即“防骗码”进入程序,答题合格者可领取“绿码”,有效期为90天;答题挑战失败则获得“红码”,“红码”长期有效,红码持有者在支付、转账时会收到警示提醒,在用户重新答题挑战成功时方变更为“绿码”。该码同时能够实现反诈资讯推送、实时在线教育、积分奖励等功能,激发青少年反诈法律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提升防骗宣传质效。聚焦“双十一”购物节,深入辖区内各大中专院校和中学,采取“线下+线上”双重互动模式,在传授反诈法律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线上扫码答题大闯关,并根据首批扫码同学的试用体验,进一步改进答题间隔较长、系统卡顿等问题。通过扫码答题帮助学生们时刻警惕花样百出的骗局,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受到广大学生的热捧。在南通理工学院成立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学校配备兼职法治辅导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诈普法活动。持续推进“法治进校园”常态化、制度化,将反诈纳入法治副校长宣传内容重点,开展优秀法治课程评比。随着“法治进校园”和法治副校长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防骗码”已在辖区内全部大中专院校进行了推广,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

开发“成长码”数字平台,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针对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被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辟“成长码”数字模块,内设励志帮教、青少年法律咨询、青少年维权举报、家庭教育指导以及“青春灯塔”法治课学习园地等栏目。通过该数字平台,入驻实体帮教基地的涉罪未成年人可以随时接受网上法治教育和帮教,监护人实时上传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动态,检察官、司法社工与之互动联系更为紧密频繁。帮教对象在“成长码”数字平台完成法律知识学习、提交思想汇报、报名公益服务等;司法社工通过“网上励志园”引导、监督帮教对象完成任务并实时向检察官反馈;监护人既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帮教情况,也可以通过“远程约见”反馈帮教对象的家中表现,还可以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检察官则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督帮教动态情况。平台建立智能算法模型,聚焦法律学习、自我认知、考察期态度、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引入“学习积分”,设置按时定位打卡、思想汇报、公益劳动等加分项和擅离活动范围、进入特定场所、取消定位等减分项。“学习积分”直观呈现帮教对象的“成长力”,最终生成“成长码”配套分数并形成评估报告,为精准帮扶青少年提供参考依据。

崇川区检察院 崇川区法宣办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