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司法局多点发力,密织“三张网”推进乡村依法治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是固牢“法律服务网”。积极推进县、镇、村三级标准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落实专人定点坐班,提供咨询、宣传、调解、援助等“一窗式”服务,推动法律服务资源向村居社区延伸覆盖。推出“法律服务进网格”模式,将全县执业律师、公职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进行优化配置,确保每一个网格配备一名律师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加强与“三官一律”的良性互动,将网格员纳入“法润民生”微信群,做好信息数据搜集研判工作,协助法律顾问做好法律服务。深化“法援惠民生”活动,建立困难群众民生维权“绿色通道”,对建档立卡的群众免予法律援助经济状况审查,取消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二是构建“法治示范网”。深化乡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将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培养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村民,确保每个网格至少选培2名“法律明白人”。利用村法治文化阵地、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网格驿站、“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点等平台,搭建“援法议事”活动点,并与普法宣传形成合力,为乡村治理提供法治保障。规范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完善“四议两公开”制度,让党务村务公开成为村级民主自治、村民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加强“法治驿站”“法律诊所”建设,发挥党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村民代表的表率作用,开好“小马扎”“议事小院”“板凳会”等特色群众协商议事会,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三是升级“为民解忧网”。进一步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资源,推动“一站式”非诉纠纷化解平台向村居延伸,全县镇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创建率达到100%。将“枫桥经验”延伸融入全要素网格,建立矛盾纠纷动态排查分析制度,落实“日排查、周汇报、月分析”动态机制,通过镇(区)非诉讼服务分中心、村(社区)法律诊所、网格内家事调解室三级平台,实现信息上传、审核、分类、流转等全流程在线闭环,确保全县85%以上的纠纷化解在基层。发挥行政执法监督员作用,梳理政务服务热线关于行政执法的投诉问题,整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高频执法问题开展专题研讨、专项督查和实地暗访,切实回应群众诉求。
(如东县司法局 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