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企业环保意识,南通市海门区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普法宣传,探索多样性宣传形式,为企业提供规范专业的指导意见,引导企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一是点面结合,普法宣传更有效。通过覆盖式与点对点相结合的“N+1”普法宣传模式,实现企业普法教育全覆盖和重点突破。今年以来,海门组织集中普法培训会20余场,发放《海门区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汇编》等普法宣传手册1000余份,重点就环保法律法规、危险废物最新标准、清洁能源替代等政策深度解读,通过法规宣讲、以案释法等方式,与企业面对面交流,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排忧解惑,培训现场学法氛围浓郁,有“问”有“答”,有“说”有“效”。另外,通过加大“白名单”企业回头看、重点优质企业体检帮扶式检查力度,点对点服务企业,不只是“诊病灶”,更要“开药方”,对检查发现问题,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企业进行整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个性化普及法律知识,针对性破解企业发展难题。
二是室内室外,宣讲培训更生动。海门区有不少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小于10吨的产废企业,该类企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小但种类复杂,处置成本较高,同时企业普遍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危废管理不规范。为从源头遏制这一环境风险隐患,通过“室内宣讲+室外指导”模式,开展危废管理规范化专项行动。室内,各区镇召开企业危废管理规范化专题会议,执法人员围绕危险废物集中收集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危险废物贮存和处置相关标准规范等内容向涉危企业详细介绍、现场答疑。室外,执法人员深入企业,现场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通过查阅台账、调取监控视频等方式,检查企业危废管理是否规范,并对查出的问题持续跟踪整改。
三是建立站点,环保课堂更精准。今年5月,区生态环境局、区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成立海门区民营企业环保服务站,成立大会上,来自机械制造、家纺、印染等13个行业的60余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汇聚一堂,共话绿色发展。聚焦民营企业服务需求,海门区以服务站为抓手,坚持“问需于企,精准服务”,打造“点单式”课堂,先后开展“建设环境管理规范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主题培训、“聚焦绿色金融 倾情护企安商——海门区民营企业环保服务站走进三和汽车业商会”“党建赋能 暖商强链”暨银企合作、印染行业绿色发展座谈会等活动,帮助民营企业家充分了解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绿色金融政策等,指导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全力以赴安商护企,“倾听心声”为企业送温暖搭便桥,真情实意亲商暖企。
四是审慎执法,教育免罚更深刻。“感谢海门生态环境局对我单位不予处罚的决定,我单位将谨记本次违法教训,加强对生态环境法律的学习!”一家企业在收到不予处罚决定书后主动录制视频,表达学法守法的决心态度。海门区以审慎包容的态度,对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环境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对违法单位用好免罚这一“减法”的同时,做好助企整改和咨询服务的“加法”,将“法律课堂”搬到执法现场,既向违法者义正言辞讲清“法理”,又感同身受讲透“情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让违法者主动学法、自觉守法。今年以来,海门区共处理不予处罚案件24个,免予处罚金额256万元;从轻处罚案件114个,涉及金额185万元。
下一步,海门区将不断推动普法宣传向前延伸,探索更为多样的宣传模式,将生态文明理念、生态环境法律知识、相关管理制度送到企业手中,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用法治护航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海门区普法办 海法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