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公众号即可收听为青少年精心设计的正能量内容,来到学校可以沉浸式体验网络文明情境课程,课后还能走进“精彩E创区”畅游文明网络世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南通市崇川区通过推出形式新颖、亮点频出的“情景教育”主题活动,护航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为孩子们撑起一片网络晴空。
“情境学习”播种网络向上力量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新城桥街道“欣欣然”青少年网络文明素养教育基地中回荡着的稚嫩童声吟咏着冬至的诗歌,这是今年“二十四节气”系列活动的一角剪影,也是青少年“欣主播”们提升网络文明素养的缩影。
以网络文明公益项目为载体,以亲子阅读、民族之花、童心向党、情暖劳模等系列“情景教育”活动为抓手,“欣欣然”这张新城桥对外展示的亮眼名片成立至今已有14年。“从最初小规模、互助式的公益组织,到入境逐步承担起了愈来愈多的文明宣传责任,‘欣欣然’是基层网络文明素养普遍提升的见证者与推动者。”“欣欣然”负责人、江苏好网民周玉暄表示。“欣阅读、欣广播,欣风尚、欣成长……”打开“欣欣然”微信公众号,点进“童欣向党”栏目,就能听到“欣主播”们录制好的音频。今年以来他们已经在网上播报一百余篇,涉及红色故事、安全教育、心得分享等各种内容,通过“视频播放+实地体验”,孩子们在各类活动中塑造了爱国精神、开拓了眼界。依托微信公众号等融媒体力量,这些优质的青少年教育内容能传播更广,从而影响更多青少年,凝聚向上力量。
由简单的阅读分享发展到与远在贵州的孩子们开展“牵手侗娃”公益助学项目,微信公众号以“童欣向党”“四时之美”等为主题每年发布各类文章200余篇,组织南通和贵州侗寨小朋友通过网络视频形式开展读书会、非遗文化学习等活动,让多彩文化通过网络流向孩子们的心中……虚拟的空间、实际的行动,担起了文明宣传的使命。
“情境课程”传递网络文明之光
“我们要多看书、多画画,少玩手机,不玩网络游戏,不然眼睛会坏。”南川幼儿园大二班的依依在上完情境课程后认真地说道。志愿者们在情景课程里生动演绎了数个场景,例如“小朋友沉迷手机游戏,戴上了近视眼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网络上看了内容不当的视频,小朋友学会了很多坏习惯”等,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到网络上不良内容的坏处,引导孩子们多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同时,志愿者们通过说案例、看视频、绘漫画等形式,帮助小朋友自觉培育网络法律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
“这是我第一次给幼儿园小朋友进行网络普法知识,如何将宣讲内容转化成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自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的志愿者石丽说道,“在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帮助下,我们的今天的情境课程很成功,下次还要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
这次活动是学田街道“e起首护·护苗成长”《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宣传系列活动中的一环。学田街道以南通市首个大学生网络文明联盟为依托,通过区域高校网络文化资源,赋能文明校园建设,维护网络安全,让网络文明之光播洒在每一个未成年人心中。
“专属空间”汇聚网络正向之美
“小朋友们,下周再见!”“何妈妈绘本馆”负责人何玲莉已成为“精彩E创区”的“常驻嘉宾”。走进钟秀街道网络文明应用场景“精彩E创区”,沿台阶而上就是“网安E守护”的展示空间,网络文明的建设成果按时间轴顺序依次展开,脉络清晰可见;网络文化地图上,可以沿着移动的足迹“一站式”走遍钟秀云地图。“精彩E时刻”汇集活动留影、品牌展示等等,演讲比赛的妙语连珠、手绘网络世界的奇思妙想、绘本阅读的有声有色都留下难忘回忆,其中更是开辟出青少年的专属“指尖成长”阵地,可以体验网络魅力,明确网络“双刃剑”属性,尽情畅游网络空间。“今年,街道和社区对‘精彩E创区’进行了提档升级,增设了电子阅览设备,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校北村社区党委副书记李可表示,“接下来还会增设更多青少年活动辅助设备,用可观可感的实地场景诠释网络文明的要义。”
“今年街道还推出了‘四+好网民路径’专题活动,让‘网络文明’牵手青少年,推出‘节气里的书香’‘了不起的中华文明’等主题活动,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网络文明的种子。”钟秀街道宣传委员彭励说道。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互联网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在引导青少年向上向善、正确掌握和发挥网络的作用的实践道路上,崇川区用“情境教育”为未成年人“e”路守护,撑起一片“清朗”天空。
崇川区委网信办 崇川区法宣办 郭琦婧 王曦凡 丰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