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南通市海门区以青少年学生群体法治需求为导向,三措并举,不断完善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推动落实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用法治力量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护航。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精准发力。为切实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海门区司法局与区委政法委、区委依法治区办、区教体局联合发力,进一步统筹优化法治资源,深化与院校的合作深度,实现法治副校长参与校园法治建设的制度化和常态化。由区司法局牵头,强化与教育、检察、公安等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强化协同、协调,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法治副校长工作的无缝隙、全覆盖。完善沟通联络机制和日常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支持、配合法治副校长开展工作。建立法治副校长工作评价制度,对法治副校长的工作情况作出评价,为派出机关提供业绩考核、评奖评优的参考依据,对履职尽责的法治副校长给予正面激励。
二是锻造专业队伍,精细培养。规范中小学法治副校长的聘任与管理方式,选任、培养出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法治人才,建立一支优质的法治副校长队伍。依据法治副校长履职情况,定期对法治副校长队伍进行调整,持续优化人才队伍,确保工作开展更加有效。区政法各单位与区教体局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实施法治副校长培训方案和规划,分级分类对法治副校长开展常态化培训,提高法治副校长履职水平。引导法治副校长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牢固把握法治精神核心,工作中避免单一的知识灌输。激励法治副校长紧扣青少年实际需求,优化培训内容,对法治副校长开展课件评优活动、优秀法治课堂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法治副校长业务水平。
三是创新普法路径,精心施教。发挥“法治副校长+法治文化阵地”普法叠加效应。依托全区区镇村三级250个法治文化阵地,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鼓励法治副校长与法治文化基地联动普法,法治副校长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设一批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法治课堂,不断外拓法治教育场地。推动“法治副校长进社区”普法教育新模式。引导全区法治副校长结合学生寒暑假等假期,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类未成年实践活动,与社区联合开展面向青少年及其家庭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社区为支点,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在普法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深耕“法治副校长+互联网”普法渠道。区司法局坚持抓好线上普法渠道,组织优秀法治副校长录制“青少年法治课堂”系列视频,打造一批标杆法治课堂,不断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素材库。
(海门区司法局 顾苑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