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丹徒区积极打造多元普法体系,灵活宣传方式,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助推普法宣传提质增效。
突出一个“近”字,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宜城司法所依托“宜法讲堂”普法品牌,定期邀请律师走进社区,为居民进行物业矛盾纠纷普法讲座,讲解容易引发物业纠纷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治观念,营造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江心司法所利用“田间普法课堂”,为农户进行普法,以拉家常的形式将“法言法语”变成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解读《人民调解法》涉及民间纠纷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民法典》物权编中相邻关系的处理,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暧民心。丹徒法院将巡回法庭搬至村社、园区,以群众身边案例开展庭审,让大家零距离接受法治教育,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起到很好的普法效果。
突出一个“活”字,用小舞台演绎大普法。近年来,区司法局充分发挥公益普法宣传服务作用,融合党建引领、部门联动、文化搭台、法治唱戏、百姓参与,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让法治真正走进人民群众心里。丹徒区乐健义工公益普法组织,打造“红土地”文化普法品牌,自创自演的锡剧小演唱“四大嫂学法治”、快板“法治进校园”等法治节目,获得观众好评。丹徒区司法局辛丰司法所、辛丰法庭选取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真实案例,以“舞台情景剧+法官现场释法”的方式,自编自导自演的普法情景剧在演出中得到良好反响。
突出一个“新”字,将固有模式变成移动课堂。丹徒区交通运输局立足部门实际,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新阵地,打造首条“法治宣传镇村公交”专线,让法治宣传“动起来”。“法治宣传镇村公交”选取客流量最多的K319线路,重点以全面依法治国方针、宪法、民法典和交通运输部门法律法规等为宣传内容,采取设置悬挂式图书架、张贴标语和漫画的宣传形式,使乘客目所能及皆能了解法律知识,阅读法律书籍,在轻松幽默的漫画中学习法律,乘车途中感受到法治理念的熏陶和洗礼。为营造全民反诈浓厚氛围,持续加大反诈宣传力度,丹徒公安反诈公交车2.0版本正式上线,采用当下最流行的多巴胺配色,给公交车穿上崭新的“反诈套装”,360度全覆盖式的反诈骗标语,随着“反诈公交”的行进流动起来,驶入群众的眼帘,便于群众利用等车、乘车的碎片时间,牢记宣传标语,提升防诈反诈意识,时刻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高志英丹徒区司法局 徐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