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中市八桥镇利民村立足特色生态资源禀赋,将田园风光与生态景观等资源有机结合,以“农文旅”产业为抓手,推动旅游与乡村的高效农业、特色文化、生态环境、传统美食嫁接,在和美乡村中,兴旺特色农产业,鼓起村民钱包,打造农文旅融合“利民样本”,谱写乡村振兴奋进之歌。
以农业为基础,瓜果飘香话丰年
又到瓜果飘香时,日前,在利民村的三园三基地里,蜿蜒的藤蔓上翠绿的西瓜饱满圆润,空气中弥漫着沁人的果香。
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利民村主动对接镇江农科院,精心谋划,合理布局,科学种植,高效农业蓬勃发展。如今的利民村在“甜蜜经济”中尽享甜蜜生活。“白富美”西甜瓜,在今年江苏‘好西(甜)瓜’品鉴推介活动上获得特金奖;无籽黄囊“冰淇淋”西瓜,年产量在12万斤左右;口感、外观、营养价值俱佳的七彩小番茄挂果周期长,赏味期直至年底;皮薄籽少、口感清甜的水果黄瓜,深受市场好评……
据悉,利民村种植水果年效益在100万元以上,此外,他们还种植了红薯、玉米、红菱等多种农作物,高效农业遍地开花。利民村党委书记刘乔荣介绍,高效农业除了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农文旅融合打下了基础。
刘乔荣以红薯为例,种红薯、挖红薯就是不错的旅游体验,他们还能现场教游客烤红薯,红薯还可以加工成当地传统美食大粉,端上游客餐桌,“我们村的种植业既是景点也是特色农产品,还能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农耕文化。”
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刘乔荣表示,之前大力完善基础设置,打造美丽田园风光,持续壮大西甜瓜、小番茄、柑橘、葡萄等精品高效农业,都为如今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文化为灵魂,传统文化绽芳华
今年4月,在扬中河豚文化节期间,利民村成功举办了千人河豚宴,盛况空前。这是利民村发力河豚文化的一次小试牛刀。接下来,该村计划筹建河豚馆,挖掘河豚文化,打造长江河豚村,让河豚文化成为当地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注入文化的魂。依托党性锤炼中心打造的红色文化,如诗如画自然村埭的生态文化,三园三基地种植基地的渔耕文化,扬中人流淌在血液里的自强不息的江岛文化……利民村在文化建设上的探索与思考从未停止。
今年,利民村特色美食“八大碗”成功入选扬中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扬中县志》记载:喜庆日宴客以六碗菜为主,俗称“六大碗”。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演变成“八大碗”,“六”同“禄”,“八”同“发”,有发家致富的寓意。后来,扬中农家遇“红白喜事”,在正席招待来宾时,必是流行的“八大碗”。59岁的刘乔凤是利民“八大碗”技艺第三代传人,受家族影响,对于淮扬菜系颇为精通,他制作的菜花鱼(红烧鲫鱼)、虫草鸡(红烧鸡块),2021年还入选了镇江市 “百道乡土地标菜”。后来为了传承发扬“八大碗”,刘乔凤还创办了利民“八大碗”农家菜馆。
优秀的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是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别于一般旅游的重要特色。刘乔荣认为,乡村旅游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观光游、采摘游,要赋予游客更多的文化体验,“不但要让游客看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更要让游客体验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接下来,利民村将深入挖掘当地乡村民俗、饮食文化、民居文化、江岛文化等,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利用。
以旅游为载体,融合发展促振兴
利民村“醒春”文化美食节上,游客在品尝“舌尖春味”的同时,“润物细无声”感受乡村美景和文化底蕴。“春遇豚岛·飨跑利民”春日情境跑活动中,跑步爱好者在享受运动魅力的同时,尽情领略江岛田园风貌,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在“慢飨集”上充分体验到乡村旅游的浪漫。端午节假期,利民村特色活动戏水摸鱼、捉鸡大赛、“虾”路相逢,让游客重归田园生活……
刘乔荣介绍,仅5月份,他们村的旅游收入就超过40万元。但他并未“小富即安”,目前,利民村正积极探索引进第三方旅游公司,让专业人办专业事,进一步盘活利民丰富的旅游资源,“希望通过两到三年,将利民打造成为扬中南部旅游集聚区。”
村民的支持是利民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最大底气。在农文旅融合发展中,利民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优化推进基层治理“三长制”,在人居环境建设、基础设置改善等各项工作中,坚持网格长示范在先,党小组长冲锋在前,小组长领头快干,形成了全民参与、成果共享的共富发展模式。不久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利民村向全村征求民宿资源,数天内就征集到符合条件的340余套民房,经过改造后都能作为民宿供游客使用。
接下来,利民村将围场深入挖掘乡土旅游资源,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持续优化周末经济、节庆经济、夜经济、水经济等,持续推出研学之旅、农事体验精品之旅,实现乡村与城市互动、田园风光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在“诗和远方”升腾起“烟火气”。
(黄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