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集镇条河村白墙黛瓦古朴清新,绿树掩映;红窑镇夏楼村金鸡坨乡村旅游示范区游人如织,一步一景;高沟镇扁担村清水潺潺,村民个个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盛夏的涟水,绽放着一幅幅有颜有品的乡村振兴画卷。
如画美景背后,凝结着涟水在阔步“苦干新五年 冲刺百强县”新征程中的魄力与智慧。“我们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乡村建设行动为总揽、农房改善为引领,产业为内核、人文为底蕴、生态为底色,引导更多资源、政策、人才向农村倾斜,美丽乡村建设蹄疾步稳。”涟水县委书记时勇说。
尊重民意 农房改善更有温度
“真没想到房子这么漂亮。”傍晚,记者走进条河村,在百姓广场旁的大磨盘上,两位大爷正坐着聊天,其中一位王姓大爷主动带记者去他家参观。“旧房拆除补贴了13.5万元,新房130平方米价格14.95万元,我只花1万多元就置换了一套小别墅,政府还在旁边给每家分了1分地的菜园地,日子过得能不舒心吗?”
目前,条河村已有500多户住上了王大爷家这样的“舒心房”。涟水县农房办主任姜凯介绍,条河社区是该县采用统规联建方式打造的第一个农房改善项目,风格乡土、功能齐全。房屋选址、建筑风格、户型大小,都充分征求老百姓意见。农户参与施工队伍比选,农房改善效率高、造价低、质量好,老百姓省心、认可、满意度高。2020年,条河社区被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是淮安市首家获此殊荣的新型农村社区。
涟水按照“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村”的改善路径,把群众意愿摆在工作首位,真正实现“要我搬”为“我要搬”。在前期规划上,综合考虑农村功能重塑,注重文化、养老、旅游等潜在需求,前瞻性做好社区规划和农房设计,统一配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中心、卫生室、健身广场等设施。县属国企参与工程建设,做到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后期管护“一根线”“一盘棋”。截至目前,涟水县已累计实施农房改善项目45个,完成改善1.3万户。
留住乡愁 田园乡村更有韵味
迎着雨后的清凉,记者来到五港镇前营社区,平坦整洁的村道两侧,歪脖子的老槐树、70年树龄的老檀树和香椿树、110多年需要两人合抱的构树,以及上百棵40多年的银杏树,石碾、石磨等老物件一一跃入眼帘,处处流露着乡村的厚重底蕴。村党总支书记嵇永富说,这些古树、老物件都是镇村引导村民捐赠的。除了移植老树,新社区还栽种了大量的枣树、山楂、石榴等果树,充满了“乡土味、烟火气”。
涟水县县长洪然说,涟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大限度保留原有乡村历史和文化风貌,一村一底蕴、一村一特色,有的还专门建有乡村民俗馆。同时,以人情减负“涟6条”宣传为切入点,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在涟水”活动,创新实施基层社会治理“四个一”工程,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为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打造秀美、宜居乡村,涟水开启了一轮力度空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涟水县委副书记李义翠告诉记者,该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垃圾、污水、厕所、屋顶“四大革命”,建立“周督查、月观摩、季评比、年考核”工作机制,梯次推动全域整治,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呈现一村一韵、一村一景。2020年,涟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评估考核位列省第一等次,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截至目前,涟水已创成国家级卫生镇5个、省级卫生镇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4个,建成美丽宜居村庄119个。
产居融合 乡村振兴更有成色
红窑镇李庄村芦笋种植基地,成片的芦笋苗长势喜人。工人们有的在采摘、有的在包装,一派繁忙景象。李庄村党总支书记薛进军介绍,芦笋属高效经济作物,亩均产量4000余斤,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英国、法国、日本等海外市场,亩产值超过2万元。涟水县深化与省农科院产学研合作,利用弱碱性沙壤土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芦笋产业,仅红窑镇芦笋面积就达1.1万亩,并成功创建国家芦笋设施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首批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小芦笋已成为涟水老百姓发家致富的大产业,有力促进了富民强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使环境改善、产业富民、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等工作互为促进,实现乡村颜值美和气质美双提升?涟水县坚持“产业导入、文化植入、服务融入、资源注入和品牌嵌入”等“五入”原则,以产居融合为重点,按照“项目围绕产业定,产业跟着项目进”思路,建设了芦笋园、百菇园、百药园、豆丹园、草莓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和农业园区,带动农村弱劳力就业3万余人,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为推动农村地区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路径。
涟水还创新实施“乡村振兴领跑者”培育计划,开设“乡村振兴我先行”发展论坛,定期组织3到5名“领跑者”上台介绍经验做法,通过党建“铸魂”,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