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儿童福利工作?江苏省海安市民政局从健全保障机制、发动社会多方参与、区分需求定位入手,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
立足保障机制,建好阵地“固根基”
在健全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过程中,海安市相继出台系列保障制度,明确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配套出台相关考核办法,明确成员单位主体责任,为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充分发挥村(社区)作用,开展“清仓见底”式摸排行动,全面掌握留守和困境儿童的第一手数据。全市389名留守儿童落实了学校教师或村(居)干部为委托监护人,实行联系帮扶制度,签订了《法定监护人委托监护书》。不断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163名困境儿童纳入生活和医疗保障范围,今年上半年累计发放困境儿童救助金83.43万元,孤儿助学金8.5万元。依托村(社区)和学校,建成海安街道凤山村、雅周镇兴雅社区2个儿童“关爱之家”。在今年的提档升级中,西场小学新建的省级儿童“关爱之家”已实体化运营,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关爱。
注重多方联动,整合力量“撑枝丫”
海安市充分发挥关工委、妇联、民政、教育、学校等部门单位职能,建好办好春蕾班、心理辅导室、“四点半学校”等,引导留守和困境儿童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积极动员村(居)干部、学校教师、志愿者、“五老”担任留守和困境儿童帮扶人员,构建四支队伍精准推进关爱工作。深入整合社会资源,组织海安市88家省市文明单位与389名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常态化推进“三个一”关爱行动,即每月与监护人交流一次、每季度与班主任沟通一次、每季度举行关爱活动一次,给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持续稳定的亲情关爱和心理慰藉。
区分需求定位,缤纷活动“促新芽”
通过高新区“童心童乐同成长”、开发区“‘未’爱同行”、惠心社“点亮心灯”等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项目,定期开展思想、情感、生活等教育,使留守和困境儿童受到关爱,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定期开展“月习一礼 一校一仪”“文明小义工”“爱心小天使”等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引导留守儿童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定期组织读书演讲、节目表演、美食制作、公益志愿等,引导他们体验沟通合作的乐趣。依托各文明实践组织、“四点半学校”、校外辅导站、儿童关爱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等,为留守和困境儿童参加书法、绘画、声乐、棋类、乐器类等创造条件,促进他们的特长爱好发展。同时,定期了解结对留守和困境儿童的学习状况,与监护人交流反馈,帮助提供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系统的针对性辅导资料,引导留守和困境儿童轻松学习、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