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乡普法绘蓝梦,“阳”夏童行润法心
2025-07-25 09:27:00  来源:法润江苏

当前,不同地区在法治教育资源配置、重视程度上存在差异。为破解基层法治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难题,今年七月至八月,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级长期重点立项项目,“法与童行”社会实践团队溧阳分队来到江苏省溧阳市溧城街道福阳社区,力图以常态化、特色化方式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

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

团队立足法学专业优势与南航三航特色,构建“1+2+3+4”赋能模式。该模式聚焦“普法”一大核心,走“实践与研究双向助力”的普法优化路径,以增强青少年知法、懂法、用法三大能力为目标,依托“基层调研”“专题普法”“趣味课堂”“文创伴学”四大特色载体,旨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贡献新生力量。

趣启普法,课堂同行

团队成员进行授课

“法与童行”普法课堂始终秉持着“授课内容紧密契合现实需求,授课形式新颖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的原则。同时,作为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法与童行”还将三航特色巧妙融进了普法内核。

在课程主题设计上,团队紧密围绕青少年生活实际,精选“抵制校园霸凌”“民航出行安全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及“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等核心议题,培养其在现实生活中识别风险、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问答

在教学策略上,通过“借用学习用品需获对方同意”阐释物权概念,结合“购物遇假货”的案例解析消费者维权途径,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场景,有效降低了认知门槛。同时,团队还设置了“你画我猜法律词汇”“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互动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氛围。

进行“你画我猜法律词汇”游戏

当讲到民用航空法时,孩子们拿着亲手制作的纸飞机模型追问:“老师,飞机上不能带打火机是因为违法吗?”据此,团队顺势展开 “大飞机如何依法飞向世界” 的专题讲解,将“中国商飞”“航天器登记管理”等三航元素转化为普法素材,此起彼伏的提问让法律知识在互动中落地。

立足南航深厚的三航特色,“法与童行”团队持续探索法治与航空航天领域的结合点,致力于在青少年心中厚植法治意识,助力其蓝色梦想扬帆启航。

分层创新,多龄共行

区别于团队其他实践点的常规班级授课,溧阳支教点采用了“混龄编班”模式。面对学龄前至中学阶段的青少年同堂学习的场景,团队备课组精心打磨授课形式,设计了差异化分层教学与针对性互动方案,以期让全体学生均能深度参与“法与童行”的普法课堂。

带孩子们画出梦想中的飞行器

低龄学员通过鲜艳图标与情景游戏感知法律规则,高龄学员则深入案例辨析与法庭模拟。这一模式不仅有效营造了跨龄互助共学的良好氛围,更印证了项目教学设计的适用性与实用性,确保法治教育精准覆盖各成长阶段,让不同学段的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在共性的法律知识中收获专属的成长感悟。

团队成员与孩子们进行互动

深查需求,调研助行

将深度调研贯穿支教全程,是“法与童行”项目区别于常规普法活动的核心特质。团队在课程筹备阶段就开展专项调研,针对青少年及其监护人分别设计并分发问卷。通过差异化设置,精准探查学生法律知识盲区、学习兴趣及家庭普法需求,为提升课程内容的精准性提供了数据支撑。

项目执行过程中,调研工作也在同步深化。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课间间隙与青少年进行交流,了解其在校园生活中面临的具体法律困惑;同时,积极走访社区工作者及学校教师,把握基层普法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难点。

这些来自一线的真实反馈与迫切需求,为普法内容的整改提供可参考的方向,确保着教学内容始终紧贴实际、回应关切。

团队成员访谈班主任

线下授课结束后,团队系统梳理了问卷数据及深度访谈内容,形成了一份内容详实、结构完整的调研报告。

这份报告不仅为团队后续的普法工作提供了优化依据,更能为基层学校和社区开展法治教育提供参考。通过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团队使其持续服务于更长效的普法机制构建,为夯实基层法治教育根基贡献了高校智识力量。

成员向社区工作人员展示问卷

巧载法意,文创伴行

课上,普法吉祥物“法小咝”独特的法官帽造型引发了在场青少年的浓厚兴趣。孩子们围着队员,好奇地询问队服上的图案。

作为蛇年专属吉祥物,“法小咝”由团队文创组精心设计:金鳞绿眸象征秩序与澄澈,头顶天平彰显法律公平,身披法袍代表司法权威。它不仅是团队深入基层的鲜明标识,更将抽象的法律概念转化为青少年眼中可亲近的童趣符号。

吉祥物“法小咝”设计图

秉承“文创伴学”的理念,团队将“法小咝”形象融入多元文创产品。在普法画册中,其作为象征性角色,于抵制校园暴力、维护合法权益等情境中执法律武器守护青少年;系列主题贴纸供学生粘贴于文具、书本上,促进法律常识融入日常使用场景;便携凉扇则印有安全提示,于日常使用中潜移默化传递法治理念。

课程结束之际,团队成员向孩子们赠送了承载法治理念的系列文创产品。孩子们或专注翻阅普法手册,或将主题贴纸工整粘于书中,更有学生表达了“未来希望成为律师”的职业理想。

团队设计的文创产品

这些蕴藏法治精神的纪念品,连同课堂的收获、启迪与初萌的职业志向,共同构成了此次暑期实践中珍贵的成长见证。

孩子们阅读普法手册

蝉鸣渐歇,夏意犹酣,“法与童行”团队已在乡野校园播撒下法治的种子,留下坚实的足迹。

然而,普法育人的征程未有穷期,青年热忱的脚步亦永不停歇。团队将满载实践中的真知与思考再度启程,持续深耕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升之路。“法与童行”团队致力于让法治的微光点亮更多童心的旷野,以点点星火汇聚成炬,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壮阔蓝图注入蓬勃不息的青春力量!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