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勤新村法治讲座现场,一位老人紧紧握住常明(武进)律师事务所蔡亚梅律师的手感激地说:“听了你的法治课,我才知道防诈要注意这么多细节。”这是常州经开区律师群体深耕公益法律服务的一个生动写照。
“践行法治为民初心,传递法治温暖力量。”常州经开区司法局局长赵少平介绍,今年以来,全区律师通过“法治体检”“援法议事”等方式,将服务延伸至城乡社区。截至目前,已累计提供法律援助320件,其中妇女儿童维权110件,主持或参与调解9起。
精准普法是打通法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横林镇村民老冯因承包地边界问题与邻居“杠了”多年。蔡亚梅没有采取传统的普法方式,而是带着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来到田头,现场勘界、释法说理,用方言讲解相邻权纠纷案例,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这种“田埂上的普法”正是常州经开区司法局精准普法的缩影。210场专题讲座、5000余册宣传资料、2000余人次咨询……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土地权益等民生关切,律师们开发出“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的普法课程,把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的生活智慧。
在矛盾纠纷化解前沿,律师们既包片入户察民情,又依托镇街综治中心主阵地开展多元调解,今年已累计收获15面感谢锦旗。
周某原为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镇某村村民,2006年应征入伍后户籍随军迁出。2023年起,村委会以“户籍已迁出”,拒发土地收益分配款。
承办律师援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经依法调解,村委会最终全额补发了周某的承包地租金1242元和征地补偿款3000元,既维护了军人合法权益,也为此类纠纷提供了解决范例。
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方面,巾帼律师们更是彰显专业温度。徐某某入职常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后,于2024年1月告知公司怀孕并通过微信请假,但未获回复。公司于2024年3月以旷工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关系。
收到法律援助申请后,法援律师积极沟通,法院最终认为公司解除依据不足,且孕期女职工受特殊保护,判决双方恢复劳动关系,公司支付徐某某工资性损失及2024年2月工资。
“是律师给了我勇气和力量。”李女士曾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在法援律师高丽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最终解除婚姻关系并获得应有补偿,开始了全新生活。
“办理家暴案件最难的不是法律程序,而是要消除受害者的心理阴影。”高丽坦言。在近半年的时间里,不仅协助李女士收集证据、出庭应诉,还时刻关注她的精神状态,帮她对接心理咨询和专业庇护资源。
从田间地头的普法宣讲,到调解室里的纠纷化解;从农民工维权一线,到妇女儿童权益保障;从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到退役军人法律帮扶,常州经开区公益律师用专业与温情诠释着新时代法律人的使命。
“律师不仅要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更要成为法治温暖的传递者,”赵少平说。这群乐于也善于为群众“跑腿”的法律人,正成为基层法治建设中最活跃、最温暖的“毛细血管”。
常州经开区司法局 周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