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扎实推进基层法治审核工作全面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
2025-10-16 11:01:00  来源:法润江苏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法治审核提升依法治理水平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25〕30号),南京市司法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于2025年9月制定并印发了《南京市基层法治审核事项指导目录》和《南京市基层法治审核工作指引》,全面推动基层法治审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各区积极响应、大胆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基层实践,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南京提供坚实保障。

一、建章立制,明确审核范围与标准

南京市司法局结合基层工作实际,系统梳理并明确了基层法治审核的三大类事项:重大行政决策:涵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事项;政府合同:包括国有资产处置、招商引资、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等各类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重点关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复杂法律关系或可能引发社会影响的执法行为。

通过制定《指导目录》,明确了“必审事项”范围,指导各街镇结合实际编制具体目录并报备,推动基层依法履职、防范风险。

二、规范流程,细化审核程序与要求

《工作指引》从审核内容、标准、材料、时限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明确审核标准:聚焦主体资格、程序履行、内容合法性、风险评估等关键环节; 规范送审材料:细化各类事项需提交的材料清单,确保审核依据充分;设定审核时限:区分一般与紧急情形,兼顾效率与质量;统一文书格式:提供合法性审核意见书、审查意见表等标准化模板,提升工作规范性。

三、区级探索有声有色,法治审核落地见效

秦淮区在全市率先推进区级两级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建设,先后编撰《秦淮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指南(试行)》《秦淮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指引》等,依托“青司学法”推进执法监督人员常态培训。区各行政执法单位均落实执法机构与法制审核机构(执法监督机构)分立要求,其中各街道通过三定方案将执法监督机构职能细化落实,并配备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专职从事法制审核等行政执法监督工作。

江宁区各街道法治审核工作实现高效运转。全年合同审核量达300余件,涵盖公共服务类、工程建设类、经济合作类、国有资产类,体现出基层法治审核机制已实现常态化、规范化运行,有效防范合同履约风险,保障政府公共利益。

四、夯实基础,强化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市局明确要求各街镇至少配备1名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或具备法律专业背景的法治审核人员,对任务较重的单位可安排法律顾问协助,但不得替代机构职责。目前,全市112个街镇已全部设立法治审核岗位,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149人,其中有法学背景的和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人员占比超过65.1%。同时,市局每季度组织业务培训、案例研讨、经验交流等活动,持续提升基层法治审核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操水平。

五、鼓励创新,推动基层探索与实践

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鼓励各区、街镇结合实际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法治审核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市局将加强跟踪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基层反映的问题,推动基层法治审核工作不断深化、提质增效。

下一步,南京市将持续以基层法治审核为抓手,推动依法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南京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南京市司法局 杨萍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