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四维共治”破解基层治理“关键密码”
2025-10-16 10:44:00  来源:法润江苏

无锡市惠山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四维共治”模式,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倾,实现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助推基层治理高效运转、提质增效。

一核引领,援法议事治理高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打造协商议事平台,推动援法议事工作深入开展。核心引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推进党建与治理“双网合一”,搭建四级组织架构,吸纳在职党员进网格、领任务,壮大红领网格服务队,构建两级指导网,建设先锋驿站和党建文化公园,让党建阵地成为凝聚党心民心、服务党员群众的主阵地。联盟聚力,满足群众多样需求。推进“政村企”结对共建,为群众提供助残帮扶等服务,建成多个党建联盟和联合体,通过组织、资源、活动共享,实现区域与行业合作共赢。协商议事,助推城乡高效治理。以“党建 + 民主协商”形成基层治理新模式,打造“邻里议事厅”,聚焦搬迁后续治理等重点,打造“红色物业”服务阵地,选树品牌、推进项目,构建“党群联动、共建共享”乡村治理格局。

二类机制,纠纷预警常态管理。秉持“枫桥经验”“坚持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理念,优化二类调解机制,升级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一方面,建立预警分析工作机制,协调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法律先锋志愿者主动进驻网格,将矛盾纠纷化解与网格化管理结合,建立“日巡查、周联动、月会商”机制,实现及时预警、小事一格解决、大事全网联动,推动矛盾化早化小。同时,建立重大矛盾纠纷限期解决制度,明确第一责任人,重大舆情或纠纷隐患即时上报,把牢基层化解关。另一方面,优化矛盾纠纷常态化解机制。强化基层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源头化解问题,将日常走访、排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基层调解组织对接,建立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第一时间化解纠纷,努力把矛盾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提高人民调解实效性,让基层调解组织成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感知风险的第一窗口、第一阵地、第一触角和第一平台。

三员赋能,队伍建设服务为民。深挖“枫桥经验”中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精髓,强化基层调解队伍建设。一是当好“宣传员”。从群众中选拔有经验、有公信力、有法律知识储备的“法律明白人”进网格,实现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积极引导“法律明白人”亮身份,走进群众家中开展法治宣传工作,第一时间掌握居民法律诉求和苗头性问题,明确群众需求,从“被动应对矛盾”转变为“主动做好服务”,为调解工作开展赢得先机。二是当好“调解员”。秉持服务理念,实施人民调解员专项培育工程,通过脱产培训、专题培训、现场观摩研讨等形式提升其调解能力,发挥其“民情联络员”“维稳信息员”“法律服务员”的作用,逐渐成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中坚力量。三是当好“参谋员”。发挥镇、村(社区)两级法律顾问的职能优势和职业专长,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及化解信访积案工作,为疑难复杂纠纷调解提供法律意见,提高调解成功率。

多元共治,互通互联凝聚有力。在多元共治方面多点发力。“法庭+调解”,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对接机制,畅通与法庭的联络渠道,建好“庭镇”平台,设立“法官驿站”,由法官、法官助理定期轮值,针对辖区多发易发矛盾深入研判,提出防范化解对策;建好“庭村(社区)”平台,实现村级调诉联系点全覆盖,法官深入网格,开展纠纷排查、普法宣传、诉前调解等工作,推进“诉”与“非诉”紧密衔接。“商会+调解”,成立商会调解委员会,搭建“政府+商会+企业+高校”的共建共治平台,联合多部门提供服务,设立惠山法院驻商会工作联系点,通过“五联机制”,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妇联+调解”,成立“守护幸福”家庭教育指导站,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妇女儿童和家庭纠纷调解需求开展工作,疏解纠纷当事人情绪,联合建立诉前委托调解婚姻家庭纠纷工作机制,合力化解家事纠纷。“协会+调解”,发挥法律先锋爱心协会作用,面向特殊人群及其家庭开展就业帮扶、困难救助、心理干预等系列帮扶和救助工作,为平安惠山建设注入社会力量。

无锡市惠山区司法局 季钦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