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色发展
江苏省泰兴市多举措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
2023-03-03 15:50:00  来源:法润江苏

【活动概况】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颁布施行,泰兴市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绿色发展,多举措推进长江大保护工作。泰兴市位于长江下游左岸,境内长江岸线北起东夹江,南至靖泰界河,岸线总长25.16公里。近5年来,泰兴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底线意识、实干作风,始终把长江大保护工作牢牢抓在手上,立足“守”住底线、精准“治”理、“建”出成效、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打造沿江产城融合、“三生”协同的标杆城市,不断开创泰兴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重点宣传内容】

坚持高点谋划,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是以新思想为指针。泰兴市委、市政府定期研究长江大保护年度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动员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领导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省有关会议精神,增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思想行动自觉。

二是以新法律为准绳。全面系统学习宣传新颁布实施的《长江保护法》,率先组织相关部门、乡镇业务人员集中收听国家长江办组织的专题培训,率先在县级层面印发《<长江保护法>部门职责清单》,率先利用互联网信息功能,将贯彻长江保护法与长江禁捕的宣传信息发送到进入沿江1公里范围内的手机用户上。

三是以新规划为引领。科学编制《泰兴市沿江生态空间保护与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制定印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清单》。

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各类问题整改

一是全力整改突出环境问题。紧紧扭住突出环境问题不放手、下猛药、出重拳,全面完成整改泰州市级以上交办12类364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率100%。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30家,完成重点工业企业VOCs治理62家,扬尘整治达标率90%以上。

二是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建立长江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项目台账,完成国家、省警示片披露以及举一反三省级台账21个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并全部通过省级销号。

三是扎实推进长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制定下发《长江干流岸线占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方案和责任清单》,规范整治长江岸线利用项目37个,其中拆除取缔8个,规范整改29个,所有岸线清理整治项目均于2019年年底前完成整改。

坚持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推动化工企业“绿色转型”。出台《泰兴市化工生产企业“三评级一评价”实施方案(试行)》,以“沿江一公里化工生产企业”为重点,高标准、快节奏、强压力推进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和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工作,累计减少化工生产企业数80家,其中沿江一公里减少25家,沿江一公里区外化工企业已全部淘汰关闭,化工企业入园率达97%。

二是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加快环境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建成化工园区应急闸控系统和应急指挥平台,完成应急物资储备库的整合,推进公共应急事故池建设,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不对长江造成影响。加快固废处置项目建设,依托静脉产业园建成年产10万吨药渣综合利用项目,40万吨一般固废填埋场,园区危废焚烧处置能力达8.5万吨/年、危废填埋能力达6万吨/年,有效减少末端污染物排放。

三是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快实施经济开发区“透明园区”建设,建成天地一体化环境监测平台,实时监控企业废气排口、清下(雨)水排口、污水排口和环保设施运行状况,掌握环境质量,及时应急预警。督促企业安装污染物自动监控设备、视频监控、治污设施工况监控等监测监控设施,推进危废产废、暂存、出库、处置全过程监管系统建设,实现监管“全覆盖”,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坚持生态优先,全程打造长江大保护样板

一是全力建设生态廊道工程。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拿出50%以上的岸线,实施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工程全长约12公里,总绿化面积约280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约6.2亿元,目前已建成绿化林带1200亩,恢复湿地3000亩,“一带三区多点”的特色生态风光已基本形成,先后多次提供省级现场

二是统筹推进生态廊道拓展区建设。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江、岸、村”系统治理思维和“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振兴”工作理念,依托长江生态廊道优势,建设生态廊道拓展区,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绿美乡村,提升农田质效,发展绿色经济,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干净整洁、功能配套、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已然形成,优美的生态环境催生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项目落户拓展区,沿江2万平方米玻璃温室大棚生产车厘子项目、800亩“水稻+”特色种养项目、4200亩土地托管服务项目已建成达效。

三是强化财政保障。近年来,累计投入近19亿元用于节能减排、环保公益基金补助、黑臭河道整治、河道疏浚、秸秆综合利用、林业绿化以及长江保护等工作,为实现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活动特点和效果】

一是生态+,全域打造长江岸线特色风光。打造沿江12公里特色风光带,拆除沿线小船厂6家、小化工企业3家,回收23个鱼塘和5家规模养殖场,采取“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栽植水生植物”的模式,建成绿化林带1200亩,恢复湿地3000亩。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绿美乡村,建设15平方公里生态廊道拓展区,治理“散乱污”企业23家,拆除违章建筑约6万平方米,建设100米宽的12公里生态防护林带,新建完善农田林网1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8万亩。同步推进长江中路绿化、河道湿地公园、生态文明法治教育基地、四桥港风光带以及虹桥湿地公园等建设,先后创成6个森林生态示范村、2个省级绿美村庄。

二试点产业+,全力打造绿色富民新样板。在生态发展示范区内重点发展一、三产业,区外重点发展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产业。滨江镇新星村的稻虾套养项目、车厘子种植项目,虹桥镇三桥村的创意农业、毛家圩江边小村等项目顺利实施,带动了拓展区内绿色经济、特色产业发展提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后劲。加快推进旅游经济,链接生态廊道工程,规划生态旅游线路,传承红色基因,挖掘长江断流文化、渔港文化底蕴,讲好乡村故事,带动旅游发展,切实提高农民从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中获得收益。2021年,区内农村常住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252元。

编辑: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