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荡白鹭飞!姜堰这里是全球千只青头潜鸭的家~
2025-09-24 10:02:00  来源:江苏林业

编者按二十载初心如磐,二十载蝶变惊人。从围网密布的“浊水滩”到鸥鹭齐飞的“生态湾”,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途,泰州姜堰以二十年躬身实践,为“两山”理念刻下了独具水乡韵味的注脚。如今的姜堰,溱湖碧波映云影,田畴沃野铺锦绣,车间绿流涌新能——一幅生产与生态共生、发展与民生共荣的画卷,正在三水大地上徐徐铺展。

清晨的溱湖

是自然与生命的交响

588.6公顷的湿地里

菹草、苦草交织成茂密的“水下森林”

湖水能见度达2.5米

芦苇荡随风起伏,白鹭、灰鹳等鸟类

在其间穿梭

而时间回到2003年,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37个养殖圩口占据湖面,年出栏生猪超万头,污水直排让湖水水质沦为劣Ⅴ类,连岸边的草木都难以存活。

生态修复的

“手术刀”精准而坚定

拆除圩埂、打通水系,让碎片化的湖面重归一体;

种植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吸附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建立长效监测机制,严控周边污染源。

作为溱湖湿地生态修复以来的首批监测员,张明用二十多年的坚守,记录着溱湖的水质和动植物种类的变化,他用一组数据印证了湿地的“苏醒”。

生态修复不仅改变了湿地的面貌,也重塑了周边居民的生活。那些曾经生活在核心区的原住民,虽然离开了祖辈居住的地方,却在新的环境中收获了更多幸福感。

如今,溱湖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绝迹多年的水蕨重新扎根,251种野生植物在此繁茂生长。全球仅存千余只的青头潜鸭,已连续五年将这里作为繁殖地,昔日的“浊水滩”成了名副其实的“候鸟天堂”。

溱湖微风如沐,花草繁盛,候鸟振翼而飞,花香随风飘散,构成了一幅醉人的水乡风光。微风拂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几只摇橹船缓缓漂流在村庄水域,游客惬意地坐在船上,一边欣赏沿岸风光,一边听船娘哼唱小调。湖南村村民徐五林在景区,当了二十年的船娘,可以说她是水乡巨变的见证者,如今她的摇橹船穿梭于湖南村的各个水域,带领着游客一览水乡风光。

一曲水乡民谣

一湖碧水蓝天

摇橹船

不仅摇出了水乡灵动画卷

更是摇出了

新时代水乡人幸福生活的赞歌

来源:泰州市林业局

编辑:厉欣